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校论文,难题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中国正面临难得的创业契机。大力推进创业活动是中国发展之源、富民之本、和谐之基。顺应国际创业教育热潮,构建有效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21世纪中国高校面临的重大历史使命。本文从分析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入手,指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三大现实矛盾及其本身存在的三大难题,最后提出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1998年,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以培养技术与管理技能兼备的高层次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引入MIT创业竞赛模式,成功举办了第一个创业计划大赛,在中国首开高校“创业启蒙运动”。10年来,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积极倡导高校创业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高等学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2005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中国大学生中设立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中国项目。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七条明确指出:“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国家工商总局规定,大学生创业一年内免交五种行政费用。
近几年,上海、浙江等省市相继推出了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基金也不断涌现。2005年,上海在全国第一个设立了面向大学生创业的基金,每年投入资金总量约为1亿元,并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九所大学设立了分基金会。两年多来,该基金已支持23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浙江省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战略,并设立了总额为1.1亿元的浙江青年创业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
这些政策与举措推动了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首先,创业计划大赛迅速成长为一项大学生展示创新创业成果的全国性赛事。在过去的五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参赛高校由1999年的98所增加到2006年的300所,参赛作品从114件增加到695件。高校鼓励创业计划大赛的获胜团队入驻高校科技园,并为其提供种子基金、办公设备和指导等服务。其次,许多高校逐渐开设《创业学》、《创业管理》等入门课程,或者引入国际组织提供的创业项目。有些高校开始探索系统化、跨学科创业项目,如浙江大学设立“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再次,创业研究不断深入,为创业教育开展提供理论指导。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涌现了一批关于创业教育的专著、教材和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或者从管理学角度阐释创业学的基本理论,或者从心理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创业意向,或者从教育学角度分析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
10年来,中国高校创业教育规模从小到大,课程从少到多,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但是,从总体看,创业教育仍旧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创业计划大赛的官方色彩过于鲜明,企业参与力度不够;课程建设和开发还处于零星状态,创业方面的教材更是相当缺乏,无法适应高校创业教育的需要;缺乏专门的创业研究学术期刊,而美国至少有44种与创业相关的学术期刊。
二、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
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开展创业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应探索有效开展和实施创业教育的途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从根源上解决就业难问题。
(一)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三大现实矛盾
对高校创业教育而言,深入分析其中的矛盾是破解难题的认识基础。概括起来说,中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三大现实矛盾。
1.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与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矛盾
1998年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对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自2003年以后,这些扩招的学生相继进入就业市场,形成了空前的毕业生“供过于求”现象。2001—200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从115万增长到了413万,在短短5年时间里增加了3.6倍;相应地,未就业人数从2001年的23万增加到2005年的93万,增长了4倍。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累计有307万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未就业。近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徘徊。(见表1)
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求大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从工作岗位的承担者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转变。但从现状看,中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绝大部分毕业生仍旧选择传统的就业渠道。据统计,2007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直接自主创业者仅占全部毕业生的0.26%。[1]“大学生创业调查及创业指数研究报告”通过对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六所高校1274名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MBA等)调查,得出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指标为61.2分,创业准备分值仅为48.2分。而美国的大学生创业的比例约占毕业生人数的20%~30%,创业型就业成为美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中国大学生创业热情与美国大学生形成鲜明反差。
2.创业机会大量涌现与大学生创业能力低下的矛盾
近几年,中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为大学生创业奠定了潜在的科技契机。以专利数和高端论文发表情况为例[2]:2005年,中国专利总数达到53305个,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143806个)、日本(122944个)和韩国(73512个)。其次,从SCI、EI和ISTP三系统发表的论文数看,中国高水平论文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在三系统发表的论文总数为171878篇,占全部论文数的8.37%,名列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的590807篇(28.79%);其中,在SCI论文数为71184篇,占所有国家SCI论文数的5.87%,位列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国(378690篇)、英国(97942篇)、德国(88850篇)和日本(88486篇)。但是,这些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却非常低。根据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0所高校联合完成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结果,受到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缺乏外在经济载体和社会投资机制不畅等三大“瓶颈”制约,中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6000项至8000项科技成果,但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3]
同时,经济全球化浪潮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对中国企业家来说,从来没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中国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企业家。”[4]但是,据教育部2004年的报告显示,全国97家比较早创立的学生企业,盈利的仅占17%,学生创办的公司,5年内仅有30%能够生存下去。针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国际劳工组织KAB项目全球协调人克劳斯·哈弗滕顿先生在“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年会”上指出:“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像中国那样有这么多的创业机会。但是,这些机会却被很多人忽视了。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还缺少创业的基础设施,即与创业相关的法律、金融、风险投资等设施;二是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5]确实,由于大学生创业技能和经验薄弱,缺少通过“创业”将创新成果转向市场的“出口”环节等因素,导致他们难以积极把握时代赋予的创业机会。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高校急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的创业型人力资源。
3.受教育程度越高与创业积极性越低的矛盾
创业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将显著影响创业活动的类型和水平。从总体上看,初、中等受教育者是中国目前创业者的主体,而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则呈直线下降趋势。据2002年《全球创业观察》的评估结果,中国平均每百人中有12.3人在创业,而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6]根据2005年《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创业者人数是大学水平的创业者人数的23倍多。[7]创业活动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两类。美国接受过中等后教育的创业者是创业活动的主体,并且受教育程度越高,机会型创业的倾向越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大。(见表2)
为何中美两国高层次人才创业情况如此迥异?这是社会创业环境与高校创业教育双缺的结果。一方面,社会创业环境不完善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瓶颈。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往往希望通过利用商机或者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对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保护、创业服务环境等创业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中国创业环境较差,影响了高层次受教育者的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尚未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意识、知识、技能普遍缺乏。当前,高校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推动中国从低端平民创业向高端科技创业转变,实现知识、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对接。
(二)高校创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当前,中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三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1.创业教育认识和定位偏差
在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没有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创业教育的开展仅仅局限在提供创业方面的讲座,或者只依托创业计划大赛提供相应的创业课程,缺乏实施创业教育的整体性设计。
2.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紧缺
创业教育在中国高校既是一个新生事物,又面临着巨大的需求,师资不足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美国高校的创业师资往往既拥有创业方面的学术背景,又拥有实践的创业经历。同时,学校通过设立创业中心、捐赠席位,聘请企业家担任课程的兼职教师等途径,保证创业教育师资的充足来源。在这些方面,中国高校还未提上议事日程。
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亟须建立
创业课程如何组织,如何适应不同学科背景的需要,如何适应整个创业规划的需求,这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多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创业课程体系。很多高校开发了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的教材,并且建立创业案例库,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创业案例。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缺乏权威的教材,往往直接使用国外的教材或者案例,与中国的创业实践和创业环境相脱节。
三、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策略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经历10年探索,已经积累了初步经验,正处于迈入理性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中国未来创业社会需要及创业教育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中国创业教育应该采取“观念指引、分类建设、制度保障”的发展思路。高校要切实更新创业教育观念,及时把握创业教育时机,有效提高创业教育水平,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一)以立体创业教育观指引创业教育发展
在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观念往往决定着发展速度和质量。随着国际创业教育的发展和中国新时期的创业需求,高校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开设几门课程或开展几项竞赛的层面。要使创业教育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中国高校必须尽快树立立体创业教育观。这种立体创业教育观反映在战略性、系统性、联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
1.战略性
当代中国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国创业教育必须具有战略性思维。中国创业教育发展如果缺乏战略性高度,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甚至是课程内部,那么,它永远只能做不断创新的创业时代的尾巴,被动地适应社会创业需求。高校应该在社会创业中发挥航标作用,通过前瞻性的创业教育引导社会创业的良性发展。
2.系统性
高校创业教育既是社会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由校内各个创业教育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需要社会其他部门的整体配合,而且依赖校内各个子系统的紧密合作。目前,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大多仅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只是作为指导大学生就业的一个补充。这一状况显然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发展。
3.联动性
创业教育的各个机构只有形成联动机制,其教育效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其联动面越大,产生的效能越高。目前,创业教育不仅缺乏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动,而且学校内部也缺乏联动过程。
4.创新性
当代社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个背景下,创新是创业水平的关键,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反映创业教育活力和深度的核心。未来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企业的建立与发展需要高校创业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方面,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并未做过深入的思考。
以立体创业教育观为指导,政府应制定鼓励创业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风险投资商、法律部门、会计部门和咨询部门要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经验和指导,积极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高校应根据国家与地方经济结构、文化背景、社会需求,充分考虑其远景目标、定位、资金来源、内部教学资源、外界支撑体系等一系列办学要素,从战略性、全局性角度思考创业教育发展定位,挖掘高校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
(二)紧扣高校创业教育的两个核心环节
创业教育涉及面非常广,目前高校内部应大力加强师资团队和课程建设。
1.师资团队是创业教育发展的“引擎”
目前,中国大学从事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事企业管理或战略管理教学的教师,另一类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随着大学生创业兴趣的高涨,一些创业实践者被邀请到大学校园,为学生举办讲座、沙龙或为学生创业活动担任评委。
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高校合格的专、兼职创业师资都极其紧缺。一方面,大部分从事企业管理教学和就业工作指导的教师既缺乏系统的创业理论培训,又没有实际创业经验,在创业教育过程中难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教育路径不清晰,学校与企业界结合不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风险投资家、企业管理者指导创业教育缺乏自觉意识、整体设计和针对性。
为建立符合高校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高校应该大力加强以下环节: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创业教育教师的身份与地位;为创业教育教师提供培训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其专业化水准;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创业学课程,培养专业化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设立创业教育发展基金,奖励在创业教育中具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建立优秀创业者兼职教师制度,搭建创业者与大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2.创业课程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载体
目前,人们对创业教育的关注已经逐渐从“为什么要实施创业教育”转移到“如何有效实施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综合性强,创业课程开发要求教育者不仅能把握社会与产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运作过程,而且能掌握、运用认识与教学规律。根据当前中国高校创业课程还处于零星摸索的现状,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体系。
鉴于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创业课程应实行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创业教育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创业教育目标,选择适合于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性教学科目。但是,创业教育实践性非常强,单独实施学科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业实务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设置一系列创业活动课程。在学习创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自主参与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中小企业实习、与创业者对话、自主开展创业实践等,培养其创业精神与能力。
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都必须改变不同学科之间的分离状态,以跨学科方法组合课程,“构建团队开发和利用商业创意,使经济、商业的学生和其他学院不同背景的学生混合在一起学习”。[8]目前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内容的学科导向,不同学科的跨学科渗透欠缺,对理论与现实结合可能产生的商机关注不够。
创业课程设计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一致性,通过案例学习、团队项目、与创业者合作活动等方式,将学生的创业情感、兴趣融入到创业学习过程中,鼓励教学方法创新。
在不同类型高校、不同教育阶段,创业教育课程应梯级性开设。在综合性大学,不同教育层次应该各有侧重: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提供入门和中级的创业教育课程,其课程开设方式既可以在大类课程中单独设置,也可以渗透于某门学科;为大学三四年级学生提供高级创业课程,既可开设辅修或强化项目,也可专门设立创业学方向;硕士生阶段可开设针对全日制研究生或MBA学生的创业学课程;博士生阶段可开展创业学的专门化研究。
创业教育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发展模式的运行方式也不尽相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可分聚焦模式、磁石模式、辐射模式等,不同模式也有很多变式。中国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创设富有特色的创业教育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校可以根据地方需求与自身特点组合课程,也可以将创业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结合起来,如“生命科学博士学位+创业学辅修”、“艺术学硕士学位+创业学辅修”、“电子工程本科学位+创业学辅修”等。
(三)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支撑体系建设
创业教育离不开外部支持与资源支撑,高校应充分挖掘各类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1.建立创业教育合作共同体
创业的性质决定着创业教育有效性依赖于学校与事业单位的紧密合作。学校可建立校企创业联盟,合作建立创业园,推动校企创业合作共赢,也可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咨询机构为课程开发、教学活动、项目设计等提供指导。
2.建立创业教育筹资体系
创业教育实践性强,项目类型多,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学校需拓展经费渠道,为创业教育项目开展提供资金资助,如建立教师创业教育研究基金,支持教师开发创业课程,开展创业研究与指导活动;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金,资助学生创业活动;吸引企业家资助高校创业活动;促进创业项目成果转化,拓展其自我衍生资源。
3.深化创业教育研究
以研究促发展是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的理论基础。应该鼓励多学科视角下的创业教育研究,集聚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的专家深入探讨中国开展创业教育的模式。同时,创办创业学术期刊,为创业研究提供“出口”保障,促进创业研究的专门化。
总之,在中国正走向新时期创业的紧要关头,高校应该站在创新时代前沿,以前瞻性思维应对时代需要,为中国创业跨入历史性新时期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与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