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市场农产品安全全程控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田间论文,农产品论文,全程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是一种管理系统,也就是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
产前
1.选择产地环境:选择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的灌溉水质、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产地环境标准的要求,建立生产基地。
2.保护产地环境:据报道,我国约占三分之一的土地,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要保护产地环境,首先要重视区域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农业投入品污染环境。农药(包括植物生长调节剂)、化肥(包括矿物肥料、石灰)、有机肥(包括粪肥)、塑料薄膜等,要科学合理使用。严格限制一些含有持久性有毒有害物污染土壤。例如汞、铅、镉、铬、铊、砷等重金属(类金属)元素和一些持久性农药、石油产品等。这些污染物一旦污染土壤,要清除和修复是十分困难的。
3.保护物种多样性和保护有益生物(天敌):农业害虫,大多受寄生性、捕食性天敌的控制,使种群在低密度(单位面积的数量)下维持自然平衡。准确测报、适时用药,尽可能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保护有益生物,保护物种多样性。
产中 (从育种至收获前)
1.按照标准,制订生产规范化(标准化)操作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相对稳定,灵活修改。出口农产品应严格按照该进口国的标准要求;国内市场,应严格按照国内的标准。但是国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比较“繁杂”。我国实行四级标准制: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国家一级就有“无公害”、“绿色”、“有机”三大体系。根据实际的需求,引用相应的标准。
不同的作物制定不同的操作规范,其中包括育苗、移植后栽培、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等农事活动。农业生产受环境和季节的影响,不少因素难以料及,因此,把易掌握的操作技术,定得具体明确详细一些;易受季节或气候等外界条件影响的,定得灵活扼要些。例如,病虫害的发生期、发生量受年度、季节性的影响。只有在准确测报后,才能适时用药。因此,这些操作措施,可定得原则些。但是,对哪些投入品(如农药)要严格禁用的;哪些必要时可用的,并把用量、稀释倍数(或单位面积用量)、安全间隔期等要规定清楚。
2.建立生产(田间)档案,便于追溯、分析:便于修订操作措施。一般把同一品种、同一“茬口”、同一田块划为同一田号。一田号一档,记录品种、温湿度,分田号、分日期记载施用农药、化肥的品种(商品名)、数量、使用方法;栽培操作、收获、产量等农事操作情况。
3.控制农业投入品(农药、肥料等)的使用,推行农业无害化技术:当前各地病虫害发生严重,很大程度与滥用农药有关。滥用农药不仅直接造成农产品的污染,残留超标,而且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大量的有益生物,破坏了农业生态系统和自然平衡。提倡科学用药,选用“对口”的选择性农药,准确预测预报、适时用药,尽可能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根据土壤肥力水平,推行平衡施肥,避免过量施肥。采用无害化技术,例如应用抗病虫害品种、防虫网、灯光、色板、性信息素诱杀害虫;平衡施肥、精准施肥等等,确保农产品中农药、硝酸盐类、重金属元素等有害残留物不超标。
产后 (鲜食和加工)
1.鲜食:我国各大城市逐步实行“农改超”,上市的洁净农产品的包装、商标(品牌)、标识等要规格化。
2.加工:实行HACCP等管理系统。
关键控制点
在实施“全程控制”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所有操作环节进行检测。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找出易受污染的“关键危害点”,实施控制和检测是实际可行的。
相关链接
无公害蔬菜
无公害蔬菜是指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规定限量范围之内的商品蔬菜。有毒有害物质包括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根据国家标准,无公害蔬菜质量要求,规定了蔬菜产品中铬的含量≤0.5mg/kg,镉≤0.5mg/kg,汞≤0.01mg/kg,砷≤0.5mg/kg,铅≤0.2mg/kg,氟≤1.0mg/kg,亚硝酸盐含量≤0.4mg/kg,硝酸盐含量瓜果类≤600mg/kg,根茎类≤1200mg/kg,叶菜类≤3000mg/kg,并规定了马拉硫磷等41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两种。
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是指可以用磷、钾化肥,但禁止使用硝酸盐化肥,化学合成的农药规定一些毒性不大、残效期短的可以使用。
AA级绿色食品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化学肥料、农药、激素等),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产品标志的产品。AA级绿色食品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是一致的。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生产标准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的原料必需是自己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生产者在有机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有完善的质量跟踪审查体系和完整的生产及销售记录档案;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联系电话:0571-8705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