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行为分析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行为分析_市场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行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经济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03)03-0118-03

不同的社会是选取和借助不同的经济制度组织起来的,而经济学是研究可供社会采用的配置稀缺资源的制度机制。一般来说存在着二种本质不同的经济组织方式,一是,政府制定大部分经济政策(有关生产,分配的),处于统治集团最高层的那些人逐层向下发布经济指令,即政府不仅拥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而且拥有并指导大多数企业经营,并成为大多数工人的雇主,政府还控制着社会产出在不同的物品与劳务之间的分配权,即由政府作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这种经济制度称为指令经济。另一个是,决策完全由市场来作出,个人或企业通过价格变动机制、竞争机制等,且以货币支付的方式自愿地交换物品和劳务,即政府不对经济决策施加任何影响,这种经济制度被称为自由放任经济。当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完全属于上述两种极端经济制度中的一个,在美国和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中,多数经济问题是由市场来解决的,它们的经济制度称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主要由成本、价格、竞争、盈亏等一整套系统机制来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纵观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历史,从来没有一个百分之百的纯粹市场经济,相反,大多数经济发展成功国家的经济制度都是既有市场经济成分也带有指令成分的混合经济,也就是说,大多数决策都是由市场来运作的,但是政府在监督市场运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政府制定法律来监管经济生活,提供教育和国防安全,并管制环境污染等。无论在何种经济制度中,竞争机制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必须区分完全竞争市场行为和不完全竞争及其极端形式——垄断之间的不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有许多规模较小的企业,每个企业都生产相同的产品,其相对于市场来说是如此之小,以致于该企业不可能影响市场价格,而只是将市场价格作为既定价格来加以接受,即该企业只能是价格接受者。那么给定一个竞争企业的成本和需求,以及获得最大利润的愿望后,它如何决定它所愿意供给的数量呢?通过一般分析可以得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供给原则为:当企业将其产量确定在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水平时,就实现了其利润的最大化,即MC=P.以上讨论的只是单个竞争企业的问题,但是一个竞争市场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那么所有企业的总体供给行为又是如何转变来竞争企业的问题,但是一个竞争市场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那么所有企业的总体供给行为又是如何转变来的呢?如果企业要长期经营某一产业,那么,长期的价格不能处于关键性的收支相抵点之下,换句话说,长期价格必须弥补各种成本以及机会成本,这意味着长期的价格必须等于或高于长期的平均成本。当长期价格跌到零利润水平以下时,企业会因为无法盈利而退出该产业;如果长期价格高于长期平均成本,企业就可以获得利润。假设所有企业进入该产业在长期内是完全自由的、无障碍限制的,在此种情况下,新进入企业为预期的利润所吸引,从而任何数量的相同企业都可以进入该产业,并且可以用和该产业内的企业完全相同的成本进行生产,那么整个产业的企业供给曲线就会向右移动,价格会下降,最后,价格下降到零利润水平,该产业就不会再吸引其他新企业了。从上已经看到,市场竞争的力量趋向于把企业和产业推向零利润的状态,有利可图的产业会吸引新企业的加入,从而使市场价格下降,利润减少到零;与之相比,正在遭受亏损的产业趋向于排斥新企业的进入,因为企业总是在寻找拥有较好盈利机会的产业,随后,产品供给减少,价格和利润趋于上升。因此,在一个完全竞争性的产业中,长期均衡是一种没有利润的均衡。

完全竞争市场只能是理想化的,现实的经济世界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世界,在经济生活中多数市场是由少数几个大企业支配的。当个别产品的出售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某一行业产品价格的能力时,该行业就处于不完全竞争之中,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明显地影响其产品的市场价格,那么该企业就属于不完全竞争者。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类型,极端的情况是垄断,在垄断的情况下,单一的出售者完全控制某一产业,它是其所在产业里的唯一生产者,同时,没有任何一个产业能够生产出接近的替代品。实际经济中完全的垄断在当前是很少的,它们中的许多例子仅存在于在一段时间期限内受政府保护的产业,例如,某一家制药企业研制出了一种特效药,并获得国家专利,那么在这几年之内制药企业保持对这种药物的垄断权。垄断的另一种重要案例就是获得当地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权,如一座城市里只有一家提供电力、煤气或自来水服务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中仅仅只有一家卖者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且没有相似的替代品。但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中,竞争异常激烈,即使是受政府保护的垄断者也要参与市场竞争,在长时期内没有一个垄断者能确保自己免受竞争的冲击。

垄断竞争也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类型,它是指一个产业中有许多卖者生产具有差别的产品,这一市场结构与完全竞争相似,但任何一个卖者都没有太大的市场份额,它与完全竞争不相同的是由不同企业销售的产品并不相同,有差别。差别产品在重要的特征上表现不同,例如在家用冰箱行业中,这些重要的特征差别就包括品牌、型号、性能、节电、环保功能甚至服务方式等,由于各冰箱制造企业出售的冰箱有差别,所以它们冰箱在商场出售时,其价格也可以有差异。另外地理位置也是产品差别的重要来源之一。再者,是去沃尔玛商场还是去家乐福,都需要花一定的时间,而到达不同超市所需时间的差异就会影响购物者的购买决策,用经济术语来说,购买物品的总机会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依赖于消费者与商场之间的距离,因为去就近的家乐福超市购买的机会成本要低一些,所以消费者倾向于就近购买,因此地理位置给产品带来的差别是形成垄断竞争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某些产业(如餐饮业、娱乐服务业、小商品制造业等)表现出完全竞争势态,而另一些产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运输业、石油石化业等)都为少数大企业所控制?多数不完全竞争可以由二个方面的原因来解释,第一,当产业出现大规模生产,表现为规模效应并降低成本时,其产业中的竞争者就会越来越少,在此市场中,大企业就可以比小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并将不能生存的小企业挤出市场。那么,如何了解产业是否存在着规模经济?如果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或者至少产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较大企业在成本上比小企业具有一定竞争优势,那么该产业就存在着规模经济。当规模经济发生重要作用时,一个或少数企业就可以将产量提高到一定程度,以致其在整个产业的总产量中占据重要的比例,于是该产业就成为了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也许是个寡头控制着整个行业;更有可能则是几个大企业占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或者市场中存在有很多企业,但它们各自的产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管是处于何种情形,其市场仍表现为不完全性。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产业中,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出现在当企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的时候——10%或20%、甚至50%,这些产业就会出现垄断的趋势,因为市场只能容纳下为数不多的几个大企业。在自然垄断的市场中,企业有一直下降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表明持续的规模收益递增(随着产量的提高,企业可以不断地降低价格,且保持一定的利润,因为此时企业的平均成本是下降的)。目前在许多产业都存在自然垄断的情形,通讯、网络、电力、自来水以及天然气等公用事业都是自然垄断的产业,由于它们的固定成本很高,一次性投资巨大,但增加一个通讯网络终端用户或多发一度电的边际成本却相对很低。第二,新企业很难加入某一行业时,即在某些情况下,政府的一些限制竞争者数量和条件的法律或规章,将会产生进入壁垒;或者新企业也可能因为进入某一行业成本太高(资金大、技术高等)而被排斥在外,在此情况下,均有可能出现不完全竞争。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自然垄断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例如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两个用无线电波代替电话线的无线通讯网络的服务(如中国移动网和中国联通网),其他产业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进入这些产业的障碍。

尽管成本差异是决定市场结构的最重要因素,但进入壁垒(阻止新企业进入一个产业的各种综合因素)也能增加产业的集中程度,当进入壁垒很大时,该产业的企业就很少,产业内的竞争压力也很有限,进入壁垒的一种普通类型是规模经济,它导致平均成本的下降而使得其它新进入的企业成本太高,很难生存下去。在以下几种情况会形成进入壁垒,一是法律限制。有时政府会限制某些产业的竞争,其法律限制或规章约束为专利、准入许可、关税与配额、特许专营权。政府对许多产业实施准入限制,最典型的是在一些公用事业,政府授予某些企业享受某些行业经营的特许垄断权,企业具有提供某种服务的排他性权利,作为回报,该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也必须在履行一定的程序批准后才能确定,该企业的利润也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它有时并向所有的消费者提供服务,甚至这些服务并不能盈利(如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进口限制是构成进入壁垒法律限制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可以将外国竞争者拒之于门外,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把产业结构从完全竞争转变为寡头市场,甚至转变为自然垄断。增加竞争的典型例子就是欧盟的成立,当通过拆除关税壁垒、统一货币,市场就扩大为一个自由贸易的领域,强有力和有效的竞争机制引入了市场,削弱了市场中的垄断力量,降低了产业的集中度。二是进入新行业的高成本限制。某一新企业进入某产业的进入壁垒除了法律上的,还有经济上的,某些产业的进入成本很高,如大型商业飞机制造业、造船业、无线网络通讯业等,这些行业的设计、检测、网络系统建设的成本高昂,足以使其它进入者望而却步。另外一些企业还进行了大量的无形投资,在品牌建设、广告宣传、公众形象、政府关系等方面的成本开支是巨大的,这也会使无数潜在的竞争者因投资风险大而放弃进入该行业。三是产品差别的限制。行业中的产品差别本身也会形成进入壁垒,增加生产者的市场权力,在一些行业(如家用型轿车、冰箱、空调等行业里),只有少数几家厂家,但它们却生产出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品牌、型号和价格差别的产品,一方面,产品的多样化可以吸引最大范围的消费者,另一方面,大量具有微小差别的产品覆盖范围使潜在的竞争者觉得没有空档需求,每一种有差别的产品需求是如此之小,无法维持众多企业的存在,其成本也会高于现有的企业,那么潜在的竞争者就难以有信心进入,因此产品差别会导致产业更高的集中度和更加不完全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许多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通过建立市场规则来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微妙调节作用,竞争的市场在满足人们的经济需要方面是否值得高度颂扬呢?回答此问题总是充满着矛盾,甚至是毫无正确的答案。经济学中最主要的结论之一就是资源在理想化的竞争市场中的配置是有效率的,那么如何来界定效率呢?在一个经济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该经济组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各种物品和劳务的组合,那么这个经济就是有效率的;换句话说,就是任何可能的资源重组在使得任何一个人的情况变好时,就会使得其他人的情况变坏,因此,在实现了效率的条件下,只有降低某个人的效用才能增加另一个人的满足或效用。在复杂的现实经济中,完全竞争的经济是否有效率?回答是明确的,有效率,但效率是需要一些严格的前提条件,包括经济主体必须具备充分的信息、生产者完全竞争、排除外部经济效应(如污染、科技发明、法律制度等),对于这样的经济来说,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系统才会实现古典经济学家们有效配置资源的理想境界;然而现实的经济,却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世界,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并不排除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完全竞争者常会相互竞争以增加其市场份额(我国家用彩电行业属于不完全竞争类型,该产业由长虹、康佳、TCL、海信、厦华等几个大的彩电企业所控制,在近几年的实际经营过程中,时常出现激烈的市场竞争如降价、巨额广告投入、研制推出新产品等),因此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也充满着竞争的活力。

不容置疑的是竞争市场确实具有显著的效率特征,但并不能说竞争的市场产生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程度地满足,竞争的市场机制并不一定导致各种资源的最公平合理的利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但它并不能说明竞争市场的收入分配就一定是公平或公正的。有效率的市场经济并没有给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赋予相等的购买权力,一些人非常贫穷,过错并不在于他本人(可能在于出生、地域差异、血缘关系、生理缺陷等);另一些人非常富有(原因在于出生、权力职位、社会背景、个人知识资本等),富有并非是勤俭和创业成功的结果。因此,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也许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制度,在这一制度里,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他们处于社会经济的边缘,而少数人却拥有整个社会收入和财富的绝大部分,他们拥有社会的稀缺资源、高价值的技术发明或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利。因此,仅从一方面来说,市场经济制度毫无人性可言,但这种近乎残酷的制度确实给人类的物质享受和人类摆脱自然的束缚带来了进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市场经济有很高的效率,运用社会资源能生产出大量的产品,但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却大多为少数人所消费,这种效率社会需要吗?现代经济社会不仅仅只追求效率,我们还应该知道竞争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效率是为了谁?能否牺牲一定程度的经济效率来增进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公平或公正性呢?从另一种角度考虑,收入分配的绝对公平或公正换来的却是经济效率的丧失、社会剩余产出的减少和社会人均生活水准的下降,这又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宗旨。或者我们能否应该在这二种目标选择上寻求一种平衡,甚至是暂时的平衡。

标签:;  ;  ;  ;  ;  ;  ;  ;  ;  ;  ;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行为分析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