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际融合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际融合问题研究论文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际融合问题研究

张国良

摘要: 社区内自然村村际融合是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要,对实现社区高层次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村际;融合;因素;建议

农村社区的设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精神风貌,其更高层次的目的,是为了让农民在生活理念和质量上有明显提高,在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受到与城市群众一样的待遇,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社区内自然村的逐步融合,村民聚居是社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现实需要,对实现社区高层次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村际融合道路,本文从阻碍因素和有利因素做出分析,并从培育支柱产业、探索融合模式、平台建设等多个角度作出积极探讨,希望能够促进社区自然村融合,真正构建农村大整合格局,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

一、村际融合的阻碍因素分析

社区干部一时难以磨合。社会工作开展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两委”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如果成员之间存在隔阂或矛盾,很容易影响到社区工作的开展和推进。但在社区设立以后,来自不同自然村的社区干部组合到一起,他们在年龄、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很多不同。除此之外,各自然村村民遇到问题时依旧喜欢按照原行政村习惯,依靠原行政村村干部处理问题,不信赖来自于其他村的社区干部,这就容易导致社区领导职能被虚化,出现社区“两委”成为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问题。这就需要他们之间有一个相互的适应、磨合的过程。

群众思想上有顾虑。农村村落大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虽然被合并为一个社区,但各自然村在邻村关系、宗族血缘、习俗等方面还相对独立,社区成立后,许多群众在原行政村之间的新旧矛盾、干部调整、资产处置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顾虑,增加了社区工作推进和自然村融合的难度,甚至出现“村合心不和”的现象。

资产融合上存在难度。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影响,同一社区内的各自然村经济发展程度也存在较大不同,这就使原行政村资产处置问题在社区合并中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何重组、支配各村集体资产也成为了社区设立后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虽然目前各自然村在财务方面依旧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但社区内各自然村之间的逐步融合统筹是社区发展的趋势。

二、村际融合的有利因素分析

农村知识青年已成为村际融合的有力助推力量。随着农村村民对教育的愈发重视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一般来讲,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越高的村民,越容易接受村际融合这一趋势,他们的包容性也越强。因此,知识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年已成为促进村际融合的主导力量。

一是培育支柱产业促进自然村集聚。就业是吸引人群聚居的重要因素。在促进自然村融合中,要将产业支撑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依托产业发展,使村民能够就近就业,并在配套公共设施、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升级的基础上,吸引村民主动向产业中心区周围居住,使村民直接转化为市民,实现自然村融合。

二是积极探索多种融合模式。在村际融合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多种融合模式以供各村选择,解决各村贫富、资源差距问题,防止片面均贫富现象。以金华市融合模式为鉴,一是对人均资产接近的,鼓励经协商后进行资产合并;二是基数合并,对集体资产差距大的,确定标准线,超出部分用于老村村民福利,新增部分归合并后集体所有;三是股份合并,即对各村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

定薪主体客观是薪酬市场化的必然趋势。我国的公务员定薪酬体系中,政府既充当“运动员”角色,同时也是“裁判员”角色,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以“经纪人假设”为前提,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经济人”,都是自私的,都有自己的偏好、动机和内在的利益需求,而政府是有这些“经济人”组成,从而决定了政府的自利性,忘却了自己作为公共服务的信托者——“公共人”的角色,定薪主体不中立也就必然导致薪酬体系的不公平。

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近些年来,随着农村副业的发展和农民外出务工的增多,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人们不再局限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希望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这就促使人们逐步聚居在一起,以方便达到能够享受到更多、更好、更全面的社会福利的目的,也有力的促进了村际融合进程。

三、加快村际融合对策及建议

为加快社区村际融合,有效化解融合中出现的阻碍因素和矛盾,借鉴先进地方的实践经验,可以从培育支柱产业、融合模式、平台建设和社区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3)应采用级配中粗砂作为水泥砂浆的砂料,含泥量≤3%;水泥砂浆比例为1∶1,水灰比大于0.35且小于0.45,砂子粒径≤1.0mm,灌浆液稠度应为灌注朝上垂直孔而不致发生垂流。

牙龈黑色素沉着(gingival melanin pigmentation,GMP)是由牙龈组织中的黑色素母细胞所分泌的黑色素颗粒沉积在牙龈黏膜的基底层及固有层所致[5]。黑色素、胡萝卜素、胆红素、血红素和金属等均能引起口腔黏膜的色素沉着,其中人体黑色素的含量对黏膜和皮肤的颜色影响较大,而牙龈颜色和皮肤颜色之间存在相关性。有研究表明,肤色黝黑者及黑种人的牙龈更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并且以上颌前牙区牙龈出现色素沉着的比例最高,而在后牙区则显著下降[6-8]。孙俊[9]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不同民族牙周健康者的牙龈颜色时发现,藏族人群的牙龈颜色最偏红,饱和度最大;汉族人群的牙龈颜色最偏黄,明度值最高。

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常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外出务工高收入的对比,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并已成为常态。一方面,来自不同自然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工作,以自然村为界限的人群区分正在逐步淡化。另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多为中青年,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也希望老人和孩子能够就近享受更多的社会服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5)初步构建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走出去”和“请进来”结合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强现有内部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培训,如学院层面的创业教育政策、理念的培训;邀请风险投资人、入选国家级的创业导师对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外出参加创业培训、学术会议等。另一方面,选聘了一部分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自校友、企业家、创业者及校内外其他有就业创业基础的、高职称的教师人员等。

三是搭建多种平台促进村际融合。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内各自然村在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等因素相似的基础,积极探索搭建平台,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使社区内各自然村“胶着”在一起,实现“联村”又“联心”。打破社区干部分管原村事务的界限,推行社区干部跨村管理模式,形成联村事务大家管的共建格局。联合各自然村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体活动,增强集体感,淡化界线。

四是有效发挥中心集聚和辐射效应。要在资金、公共设施等方面集中力量、重点倾斜,大力培育中心村,逐步弱化边缘村、空壳村,避免投入分散效果差现象。科学制定中心村布局规划,形成中心集聚点,并配合房屋改造、土地流转等措施,解决农民转居民的后顾之忧,吸引周边自然村村民向中心村聚居。

五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促进融合。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理念和生活质量是设立社区的重要目的,因此,要不断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在金融、医疗、劳保、公益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使社区居民真正体会到社区的优越性和带来的变化,不断提升社区的影响力,促进社区内各自然村的村际融合。

参考文献:

[1]郑祥福,杨美凤.村庄社区融合的困境及其对策——以浙江省金华市高校新区周边G村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李柯柯.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构建[J];农业展望,2014年06期.

[3]胡勇.基层党的建设引领社区融合——基于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街的实证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8年05期.

(作者单位:莒县县委党校)

标签:;  ;  ;  ;  ;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村际融合问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