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父母 孩子成长的引路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胡玉顺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访谈录论文,首都师范大学论文,教授论文,父母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典型个案
余先生是一位中学教师,一天,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在学校犯了错,他也被“请”到了学校,父子俩都被儿子的老师训斥了一通。回到家里,他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脑把儿子“扁”了一顿。第二天一了解,确实不怨儿子。他很后悔,于是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言辞诚恳地向儿子承认错误。
儿子:
你是爸爸爱的儿子!也许是因为爱你太深的缘故,爸爸总有“恨铁不成钢”之嫌。说实话,本来你已经比较优秀了,但爸爸还常常对你横加指责,直至出手打你。昨天中午的一幕过后,你老爸心中很不是滋味,后悔得很啊!经查,事情确实不是你的错,那是老师没了解清楚,错怪了你。想想你无辜地挨了老师批评不说,又让我饱揍了一顿,真是够冤枉的!
当时我言词粗野,行为凶暴,语言充满伤害,巴掌带着风声过去。从你那温顺的样子和戚然的表情里,我感觉到了自己做得太过分,但是我没有立即收手,真是大错特错。事后,我一遍遍质问自己:你这是怎么了?配当爸爸吗?你还像老师吗?平时是怎么教育别人孩子的?难道就不能把自己的儿子和学生同等教育吗?我深深地自责着,并且忧虑起来:儿子会怎么看我?他一定很生气,很很我吧!可听你妈说,你却一点儿也不恨爸爸,还表示:“是因自己惹爸爸生气。”唉,这让我无比愧疚。
今晚,爸爸本想跟你当面认错,你已睡了,我不忍心叫醒你,拿起笔来,写出你老爸此时此刻的愧疚心情,但愿你能理解,能谅解爸爸的过失!
望儿子:心情愉悦、快乐成长!
愚爸于灯下
10.28
当他儿子看了信之后,连声称赞“您是好爸爸!”从此,父子俩的关系更加亲密。至今谈到这件事,余先生还感触良多:“我认为,敢于向孩子认错,那才有男子汉气概。这样本身就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其实,余先生的教育态度和教子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然而,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具有这种智慧。那么,怎么才能具备这种智慧,这种智慧在家庭教育中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在接受本刊访谈时,为广大读者朋友作了详细、具体的阐述。
专家访谈
问:什么是“智慧型父母”,它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答: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提倡做智慧型的父母,目的在于提高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辨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父母的教育行为,然后再用父母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使父母的良好愿望在孩子身上产生积极的教育影响和教育效果,使父母的好心有好报;使父母掌握有效能的沟通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感受到孩子的童真。家长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所施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期望——而这些恰好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家长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效应。
在一次咨询活动中,我曾接待过一个伤心妈妈。说到孩子两门功课只得了197分时,这位妈妈难过得直流泪。站在一边的女儿看看妈妈感到十分困惑,她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如此痛苦。此时这位妈妈就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妈妈的价值标准是要得双百,孩子没有满足她的需求,她就感到伤心。而换个位置看看孩子,她努力了,得了197分,她感到高兴。而妈妈却只关注自己的惑受,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父母的行为与孩子的体验相反,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产生疑问:妈妈这就是爱我吗?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就会形成一种理念,认为这就是爱。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反映大学生冷漠,不懂得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缺乏爱的体验,父母的做法,在他们内心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只有学会施爱,让孩子体会到爱,并学会去爱别人的父母,才能成为一个智慧型的父母,你的投入才能有理想产出。
问:您认为怎样做才能称为“智慧型父母”?
答:有一位母亲曾对我说:“教育孩子的问题,正在成为我的心病,我不知该怎么办。”一位父亲也曾感既:什么“长”都好当,唯独家长不好当。有一位少年非常严肃地站在父母面前说:“我要说一件事性,你们别嘲笑我,将来我结婚后不生小孩,因为我受不了负担一个小孩长大的责任,做父母太难、太累、压力太大。”
由此可见,做父母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从家庭教育的需要看,父母首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既学习教育知识,又学习做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一个楷模的作用。其次,父母应学会鼓励和表扬孩子。对于孩子成绩的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不断地做好,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此外,父母要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仅要参与孩子的学还应更多地与孩子一起进行其他活动。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作为智慧型的父母,应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地融为一体,倾注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指导孩子在做事中开智明理,让孩子体会到爱的感受和美的感悟。
重视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允许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给予孩子自我,鼓励孩子自信。鼓励孩子要大胆尝试。只要孩子努力去做,父母都应该说:“好,非常好!”因为,孩子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长大后才能在无限的空间实现飞跃。一个人连自己的能力都不相信,怎能借助别人的力量来推动自己?
作为智慧型父母,重要的是在孩子茫然的路上指路和照明,当孩子需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使他们感到父母是最可信任的人,是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心理上的朋友,父母和他们只有年龄的差异,但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心灵上是相通的。对孩子来说,父母不仅仅是保护者与抚养者,父母也是榜样。
问: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事情长大再学也不迟,这样对吗?
答: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做。有个初中一年级学生说:“妈妈挂在嘴边的总是学习学习,作业作业,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当然,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是不错的,但是,只关注孩子的作业就片面了。要明白孩子的生活本应是丰富多彩的,学习书本知识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回到家里,孩子应该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做一些使用手指的细活。例如让孩子剥圆白菜、洋葱皮,去掉豌豆荚的筋,这种细微的手指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可以说手是头的一部分,手的神经与大脑中枢神经直接相连,孩子手的活动越灵活,其头脑的活动越灵活,动手是日常生活中的“头脑体操”。孩子在动手做事的过程中,手的动作是在脑的活动支配下进行的,是孩子的观察、注意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过程,同时,手的动作又刺激脑的活动支配能力,促进观察、注意等能力的发展,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灵手巧”。如果父母真正爱孩子,就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想自己做事”的需要,多给孩子动手做事的机会,不要用您的“过度好心”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有一个电视画面:一个3岁的孩子饿了,看见桌子上放着饼干筒,他站起来伸手够饼干筒,没有够着,他左右看看,看见桌子右边有一个塑料脸盆,便把脸盆拿过来放到桌子下,自己站到盆里面,再伸出手够饼干筒,还是没有够到;他从盆里出来,想了想,然后把脸盆翻过来,自己站上去够饼干筒,一伸手够着了,坐在地上吃起来。我们可以想象,假如这时父母在孩子身边,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饼干筒递给孩子。殊不知,父母的这个行为代替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过程。所以,我们不仅提倡让孩子动手做事,还提倡让孩子在做事中动脑,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当孩子在正确需要驱动下表现出“我要做事”,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必要时还应创造一定条件使孩子亲自动手做事,满足自身的需要。有个初中二年级男生的自行车脚蹬子坏了,回到家自己拿工具准备修理。母亲说:“你会修吗?修不好倒麻烦了,送自行车修理部吧,花不了多少钱。”这个母亲的话是在怀疑孩子的能力,想通过花钱代替孩子解决问题。孩子的积极需要,在父母这样的随意问话中被抑制了。
问:家长很多时候是很情绪化的。比如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会不假思索地训斥、打骂一通,而从不反省自己的问题与过错。您认为在这方面家长应怎样做?
答: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告诉你具体的方法,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去领会其中的道理。
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让孩子从体验中去认识道理,他才会记忆深刻。
例如:一个19岁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因偷盗进了拘留所。原因是他对原来的中学不满,想通过偷这个学校的电脑施行报复。据说偷时他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忍不住。其中除了他父母离异,没有人关注他的心理感受外,与我们以往的教育中,细微的体验太少也不无关系。如果他小时候曾因拿了人家一块糖、一块橡皮受到过惩罚的话,他就会体验出为什么不能偷窃的道理。
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都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你想做的事不让你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检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必然的,没有问题就没有成长。孩子伴随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成长。而且有时问题出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长或学校。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认为西方的父母对孩子非常放纵,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不然。西方的许多父母都是极为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从生活到学习都有严格的要求。但在对孩子的期望值方面从不强加于孩子,中国家长关心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美国家长关注孩子适合干什么。
专家信箱
问:我既是一个中学生家长,又是一位中学教师,在工作中发现一个问题,现在有一半左右的家长与学校、老师缺乏交流。从整体上看,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大部分在校表现和学业成绩都不太好,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安徽读者 刘煜
答:有一项调查显示,在经常与别人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父母中,有40%是和老师进行讨论,仅有2.33%与教育专家进行讨论。我觉得这可能是学生家长的一种疏忽,在正常情况下,孩子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调查显示,只有四成的父母会和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这表明孩子的父母与老师之间缺乏交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够。所以我提醒家长们:孩子的发展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影响的结果,三方面教育必须形成教育合力,而沟通和交流是形成教育合力的基础。
问:我儿子是个办事、学习不细心的孩子。刚上学时,他的作业就错误百出,我以为他没听懂,不会作,就给他辅导;可是发现他都会,只是写作业没在意。于是,他的作业我都要检查,数学他作一题,我验算一题;语文我得逐字逐句看,他现在上五年级还是这样,您说我该怎么办?
上海读者 揭长安
答:我认为,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帮助者、指导者,你不能代替他。代替容易滋长孩子的依赖性,孩子做作业,妈妈再验算一遍,根本没这个必要。你就相信孩子做的是对的,真做的对,就皆大欢喜,做错了就改,很简单的事情。再者,我们还是要体会孩子的感受。就是我们换个个儿,就是你在单位做一件事情,你在写报表或者在写什么东西,旁边站着一个人,手背在后面,死死在盯着你,你会是什么感受?肯定特别烦。说不定反而还出错更多。当然,家长确实有这样的苦恼,若不监督他,他东玩玩西玩玩,能做几个小时。我觉得一个智慧型的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比如说孩子出错了,就先让自己找错在哪儿。找不到,再让他仔细找。同时你的语言,你的表情,你的音调,包括你的手势,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推动着我,而不是在指责我。
我觉得,爸爸也好,妈妈也好,都应学会放松,给孩子一个空间。
问:我也是一位中学生家长,我总感到孩子们的观念和父母的观念有很大差异,比如,他们穿的、用的我们看不惯;他们说的、唱的我们听不惯。弄得他们什么都不愿对父母讲,亲子的距离越来越远,可见,孩子与父母之间就是有“代沟”。究竟怎样才能填平这个“代沟”?
河南读者 董瑾
答:从心理上讲,孩子们普遍希望父母具有多种角色,既是长辈,又是朋友;允许孩子犯点小毛病,尽量不发脾气;能多抽出些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平等地和孩子交流;特别是在决定有关孩子的事情之前,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等等。孩子们对父母的希望不是苛求,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父母应尽力满足孩子的需要。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这个客观事实,两代人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不然怎么是“两代人”呢。但是,“代沟”不是不可以填平,“差异”不是不可以缩小。这需要父母有智慧,通过与孩子智慧的交流与沟通,达到相互认同,相互理解。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教育才能产生正效应,否则就会事与愿违。为了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愉快的童年、金色的青春和幸福而有价值的人生,希望家长们学做智慧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