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遇到“浅读”_浅阅读论文

语文课遇到“浅读”_浅阅读论文

当语文课遭遇“浅阅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媒体评论称时下的阅读生活进入了“浅阅读”时代。现在流行“读图”,流行“戏说”“水煮”“麻辣”,流行“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的“15分钟主义”的“浅阅读”。如今,这种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冲击着语文课堂,使很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读课文,浮光掠影地了解内容,不愿意深入地研读课文,不肯下工夫探究文章的精髓。对此,我们不能只抱怨、发牢骚,而要以课堂为主阵地,应对“浅阅读”的挑战。我们应想方设法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扭转这种尴尬局面,把“浅阅读”引向深层次,由“浅”入“深”,使之变成“深阅读”。

一、落实要求,施加由浅入深的压力

在教学中,语文课本中的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作被忽视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经典名著在考试中,尤其是高考中所受的重视程度不够。如近年来许多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不再考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也以当代作家的散文、随笔为主,这直接导致经典名著受到了冷落。现在,新课标对学生深入研读经典名著有了明确的规定,这样,教师进行经典名著教学就会言之有据,行之有理。在课堂上,教师应以此为契机,从高考的导向入手,对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着力落实新课标的有关要求,有意检测学生对经典名著的深入理解和有力把握。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抛弃“浅阅读”,进行“深阅读”,进而从经典名著中汲取养料。

2007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首次把文学名著以及文化经典著作列入考试范围,明确规定不是考作家作品之类的文学常识,而是考名著里的内容。一时间,书店里的经典名著销售火爆,学生们开始抓紧时间“恶补”经典,忙得不亦乐乎。其实,“浅阅读”流行也是中学生冷落经典名著的原因之一。一些学生认为,阅读名著耗时多、见效慢,还是现实一点,多做些题多得些分更合算。“恶补”名著这一现象的出现,实际上在警示我们:“浅阅读”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使中学生远离了名著,背离了传统,脱离了审美。

2007年福建省语文高考题考了四道关于名著的简述题,考生可任选两题,分值为10分。其中第一小题要求学生简述《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宝玉、黛玉共读《西厢记》的故事。第二小题考的是《家》中觉慧为什么与家庭决裂,他最后是如何为自己争取幸福的。第三小题是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梳妆匣的来历。第四小题是《巴黎圣母院》中流浪人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这四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国内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以及外国小说中的名著的相关内容,题目设置较为深入,没有认真阅读的人,是绝对答不出要点的。

福建省的高考语文试卷借助高考指挥棒的权威性,强调了经典名著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方法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可见,落实新课标的有关规定,落实高考的有关要求,督促学生进行探究式的深入阅读,可以促进“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转变,并且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二、适时点拨,展现由浅入深的魅力

很多学生对语文课文“浅阅读”,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课文内容已经一目了然,根本没有再深入探究的必要了。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适时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领悟到“深阅读”的魅力,进而受到吸引,主动地进行“深阅读”。

一位教师在教学《滕王阁序》时,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学生们找了一些名句,也谈到了自己的理解,无非就是写景写得美,或者是具有启发性。教师肯定了学生们的回答之后,这个环节就结束了。其实,这个看似寻常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还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因为学生的回答大多比较简单,甚至空泛,这时的引导点拨,就不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只有经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透彻,否则,教师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

比如,有学生喜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名句,认为晚霞与野鸭一齐飞翔,江水与天空浑然一色,写得很美。其实,学生对名句的理解还停留在表层。教师就可以适时点拨:雨过天晴,自由的飞鸟为广阔的江面和天空增添了生命的活力,显出了整个大自然的雄浑壮美、生机勃勃。这是生命的领地,这是自然的境界。人也来自于大自然,人的本性中就有亲近自然的特质,所以作者才用欣喜的笔触写出了自然的华章。

学生列举最多的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励志类的名句。这些句子受人青睐,是因为它们表达了人在困境中不动摇、不退缩、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受挫折,经历失败,面对这些,人最需要的是坚持到底的决心和义无反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才能在挫折中成长,在失败中奋起。

清朝文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总结了阅读者因人生际遇和阅历不同,阅读亦有浅深之别。正因为青少年阅历不足,对事物的体验不深,不能够确切地体味到作品中表达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透彻感悟,这才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指导他们进行“深阅读”。只有经过一次又一次由浅入深的阅读,学生对人生的体验才会愈加丰富,对社会的体认才会愈加丰厚,整个人也才会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

三、品味细节,寻找由浅入深的捷径

很多作品中易被忽略的细微之处,往往是作者煞费苦心、精雕细镂的。善于品味这些细节,就相当于找到了一条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捷径。

在《项链》中,为了参加舞会,玛蒂尔德煞费苦心。她得到了小职员丈夫原本打算买猎枪的四百法郎,做完长裙后,又愁没有首饰。这时,丈夫的提示使玛蒂尔德找到了另一条路。在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家里,她发现了那挂精美的钻石项链,“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看到了中意的项链,她激动得双手发抖。戴上项链后,她站在镜前“出神好半天”,她是在想象自己穿上飘逸美丽的长裙,再配上这精美的首饰,在舞会上会吸引多少艳羡的目光,会让多少人心动,会被多少人追求。此时,她就已经陶醉在了虚无的幸福中。这么漂亮的钻石项链朋友会借给自己吗?她担心,所以“迟疑”,但舞会上的一切诱惑着她,因而她又“焦急”地问:“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一个“只”字把玛蒂尔德特别想得到又担心朋友不借的矛盾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朋友答应了,“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跳起”“搂住”“狂热地亲”都能表现出玛蒂尔德借到项链的兴奋。简短的几个词语,就将一个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经过这样的鉴赏,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印象由浮浅到深刻,他们自主地感受到了人物的表象之下涌动着的内心感受,于是主动地由了解人物言行进入到探究人物内心的阶段,也就自然地完成了由“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过渡。

应该看到,一部作品从总体上,很容易具有结构完整、情节清晰、主题鲜明的特色。但是,一些易被忽略的细节,却往往凝聚着作者更多的智慧和心血,常常是最见作者创作功力和写作技巧之处。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对这些“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地方细细加以品评鉴赏,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味到作者构思的精巧和行文的奇妙,进而体会这些经典作品的魅力。

《荷花淀》中,有两处细微的描写值得探究。一处是“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另一处是“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两次描写中都写到了水声,但效果不同。前面的“哗,哗,哗”是女人们探望丈夫回来的路上,没见到各自的丈夫,她们的心里空荡荡的,有些失落,于是轻轻地划着船。“哗,哗,哗”的舒缓节奏在悠然中带着些许的惆怅;而后面的“哗哗,哗哗,哗哗哗”这种快速的节奏则是她们遭到鬼子追赶时惊恐心理的表现。从“哗”,到“哗哗”,再到“哗哗哗”,水声越来越大,节奏越来越快,情节由平缓趋向紧张。在这里,作者没有过多描写女人们的神态,只用了一个拟声词,就在对比中展现了妇女们心情的变化和情节的发展,体现了行文的妙处和作者的匠心。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指出,虽然“浅阅读”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追求休闲与娱乐的需求,但由此导致的功利性阅读,将会对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精神发育乃至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等产生不良影响。在“浅阅读”的冲击下,语文教师要敢于面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从“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转变。

凤凰卫视流行一句话:“让李敖去读书,我们去读李敖。”这种说法实际上就在追随“浅阅读”的潮流。但是,我们不能长久地“浅”下去,更不能全民都“浅”下去。一个社会的整体阅读取向,反映出这个社会的文化修养水平。如果我们一直迷恋“浏览式”阅读,停留在“浅阅读”的层次,为学到点插科打诨的搞笑、得到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沾沾自喜,那么,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没有丝毫益处,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标签:;  ;  ;  

语文课遇到“浅读”_浅阅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