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市政工程质量工程检测中心 571101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因线型的需要,桥梁在公路工程中所占的比重得到了很大的增加。桥梁工程中桥梁桩基础极为重要,桥梁桩基础由于深埋在地表以下,而且大多数施工区域地下水位偏高,因此桩基础的质量一直都是一个比较难以控制的难题,桥梁桩基础的质量最终受到影响和制约,本文对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与质量控制,进行分析和总结,供施工时参考。
关键词: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质量控制;浇注;声测管
一、桥梁桩基础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
1、桩孔定位
施工前,根据桩的轴线,引出每个桩位的十字中心线,中心线用小钉钉牢在桩孔附近的木桩上,桩位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且标桩埋设牢固有醒目标记。
2、护筒埋设
护筒一般应用工具式钢护筒,护筒的位置应埋设准确和牢固,护筒与坑壁之间一般采用粘性土进行填实,护筒排浆口与泥浆沟要连通,护筒中心线与桩位线偏差不要太大,尽量控制在50mm以内,护筒在粘性土中埋深大约1.0米,护筒上口顶部应高出地面100到150mm,为避免泥浆面层上下浮动,冲刷孔壁而导致坍孔,应保持孔内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0米以上。
3、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保持平衡,在钻进作业时,不发生倾斜移位,事先在两个方向用经纬仪测定钻杆垂直度,使钻杆垂直度偏差控制在0.2%以内,钻头对孔准确,钻头中心与护筒偏差不大于15mm。
4、制备合格泥浆
在灌注桩钻孔施工中,泥浆能够起到护壁的作用,同时还能作为防水和防渗的帷幕。因此,制备的泥浆需具有良好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适当的比重、良好的触变性,并能够形成薄而韧的泥皮以粘附在孔壁上。泥浆配合比的确定应根据桥梁工程施工机械条件、地质情况等条件,在选定基本配合比后,经配制试验并修正后方能确定。
5、成孔与清孔
可根据具体工程情况选用泥浆正循环和反循环方法作业,不同类型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头,一般粘性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及砂土,选用鱼尾钻或笼式钻头,穿过不厚的砂夹卵石或在风化岩石层钻进时,选用镶焊硬质合金刀头的笼式钻头,锥角可小些,必要时采用组合牙轮钻头或冲式钻头,在钻孔过程中,每前进5米左右,测量一次孔壁的垂直度。直到设计孔底标高,经常对孔深、孔径、桩孔垂直度进行检查,确保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即进行清孔,清孔时要保持孔内泥浆面不降低,防止缩孔、塌孔,在钢筋笼入孔与安放导管后,混凝土灌注前,对孔底用优质泥浆二次清孔,使沉淀物漂流溢出,灌注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0mm。
6、钢筋笼安装
在钢筋笼的起吊和安装的过程中,为避免变形的出现,需设置支撑物。在安放入孔时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桩孔缓慢放入,并避免与孔壁出现碰撞。在下笼时如果遇到阻碍应停止,等原因查明处理后方能继续进行,并严禁强行下放和高起猛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钢筋笼全部入孔以后,检查其居中位置,同时采用钢丝绳和插杆进行固定,以防钢筋笼出现上浮或下沉。当混凝土灌注结束以后,才能对钢丝绳和插杆进行拆除。
二、桥梁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护筒埋设及质量控制要点
护筒埋设是为了防止在钻孔过程中出现穿孔等现象,并利于钻孔泥浆循环过程中泥浆泵的放设,同时可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一旦内护筒破裂导致混凝土无法浇筑到设计标高而可实现由外护筒进行保护等。其一般采用双护筒埋设,其分为内外两层护筒,护筒由两个半圆定型制作,内护筒两个半圆一般采用铁丝连结,外护筒每个半圆由螺栓进行连接,每节护筒间采用法兰连接,其最底一节护筒采用钢板对底口进行加固以利于护筒的埋设,该种连接方法可保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内护筒无法拔出时可将两个半圆的铁丝拉断而将护筒分半取出;护筒的埋设高度应保证高出水面1.0m以保证钻孔内泥浆高度高于水面0.5m的要求,外护筒埋深可埋入河床1m左右即可。
2、挖孔桩安全保证措施
挖孔桩施工的安全问题特别重要,应在多方面加强全方面的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建立严格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采取多方位的管理方法,规范全体施工人员的行为。所有的特殊工种必须持有上岗证,方可上岗。孔内或孔底地质情况与勘测设计相差较大时,及时向业主和设计人反映,确定处理意见后,方可继续施工。局部桩孔积水时,在孔内设置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出。安全栏杆设置:孔周围除留土放石方运输通道外皆用钢管搭设 1.2m 高安全防护栏杆,以防人员坠下;同时在孔口上部和开挖的上阶护壁上设置半圆状防护板,以防落物伤人。安全绳、软爬梯:每孔应设安全绳及软爬梯,人员上下应系安全带及安全绳,软爬梯分节制做成活动形式,可任意取下或连接,但必须连接稳固、有必要的刚度。对所有使用的绳索、电动葫芦用的钢丝绳等制定定期检查制度,由机电班组定人定期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周边挖排水沟,避免天然地表水流入孔内。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制作过程中钢筋连接一般采用焊接,其中主筋搭接若采用单面焊,其搭接长度应为10d,若采用双面焊则其搭接长度为5d,并用箍紧固定以控制骨架间距,主筋与箍紧、架立筋间的接点可采用电弧焊等连接方法;其主筋一般不设置弯勾,但应根据工艺要求需要设置弯勾则应保证弯勾不向内圆伸露以免影响导管工作;应保证钢筋笼的内径比导管接头处外经大100mm以上;一般钢筋笼不宜过长,应分段制作,但长桩钢筋笼若采取加固等辅助措施后则可适当加长。钢筋笼吊装可采用混凝土制成饼形保护块,每个块中间留10mm左右小孔,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每隔2m左右在钢筋笼主筋上用8mm钢筋穿一饼形保护块,并保证其均匀四周分布,便于在钢筋笼下放过程中由于饼形块的滚动而利于钢筋笼下放;钢筋笼吊装过程中应保证其竖直;每节钢筋笼间的接头必须采用错位连接,其在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不应大于钢筋数量的50%,焊接时可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搭接焊则必须将钢筋弯折以保证其上下两端钢筋中心在同一直线上;钢筋笼沉入完毕后应及时校正钢筋的平面位置和钢筋标高,最后用钢管固定住钢筋笼以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移或上浮现象
4、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搅拌时在监理或甲方代表监督上随机取样送检,并按规范要求对每一个桩孔混凝土作好取样工作。混凝土出料时每台班在出料口取样,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以判别拌合物的配合比是否与要求有较大差异;检测坍落度时,还要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混凝土拌制过程中,严格控制用水量,在混凝土浇灌地点应检查坍落度,每班不少于两次。混凝土要考虑在运送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以确保浇灌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在设计值允许偏差内,严禁在混凝土生产或使用过程中随意加水。
结语
综上所述,桥梁的基础施工需要不断的及时的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的进行综合质量评测的结果的检验和分析,加强技术问题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桥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伟良.山区陡坡地段桥梁桩基础施工的安全评价及其防护技术[D].长安大学,2014.
[2]刘阳.堆载作用下黄土冲沟区桥梁桩基础竖轴向承载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4.
论文作者:符气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1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泥浆论文; 桥梁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钻头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