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过程的影响论文_王倩,俞萍,徐景霞

(杭州市儿童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4)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1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5例,进行常规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55例,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18±0.54)d、憋喘缓解时间为(3.71±0.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71±0.63)及住院时间为(7.15±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5±0.91)d、(6.47±1.19)d、(10.12±0.79)d及(11.35±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雾化吸入全程中,可保证雾化吸入全程正确性及足量有效药液吸入,可帮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持续护理干预;雾化吸入;小儿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55-02

小儿肺炎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冬春季节,临床症见发热、咳痰及气喘等。研究指出[1],2岁以下婴幼儿小儿肺炎发生率高达80%,占我国儿童死因的第1位。临床治疗以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雾化吸入疗法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疗效肯定。我们在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儿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110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范围41d~4岁,平均年龄(2.7±1.5)岁,平均病程(6.7±3.2)d;对照组55例,男33例,女22例,年龄范围40d~4岁,平均年龄(2.7±1.4)岁,平均病程(7.1±3.3)d。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病例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阵发性憋喘及咳痰不利等症状;(2)均符合《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病例排除标准:(1)支气管异物患者;(2)器官功能障碍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或配合度较低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补液、抗炎以及抗病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具体如下:普米克、爱全乐联合特布他林用药。

研究组增加持续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雾化吸入前对家长关于雾化吸入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评估,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正确雾化吸入的方法,并予讲解指导后对家长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再宣教,为优化治疗提供帮助;(2)安排专业护理人员进行操作,针对患儿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进行雾化吸入指导,持续监督雾化吸入全程,当患儿发生偏差或不当体位时,及时纠正,确保雾化吸入全程的正确性;(3)密切观察患儿雾化吸入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发现患儿呼吸困难、气促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吸入,然后采用间断吸入的方法;(4)严格监控雾化吸入过程,保证足量药液的有效吸入,当患儿痰液较多时,协助咳出痰液吐出,以免过多痰液流入雾化罐中,影响足量药液的有效吸入。(5)每次雾化完毕,协助家长给予正确翻身、拍背等促进分泌物排出,协助漱口,擦净口鼻周围雾水,雾化过程中避免将雾液喷入眼睛,同时观察口腔黏膜变化,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1.3 疗效判断[2]

记录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憋喘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计量资料结果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儿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18±0.54)d、憋喘缓解时间为(3.71±0.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71±0.63)及住院时间为(7.15±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5±0.91)d、(6.47±1.19)d、(10.12±0.79)d及(11.35±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雾化吸入疗法具有起效速度快、副作用小以及疗效肯定等优点,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缺乏患儿治疗依从性或操作过程不规范时,多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提高患儿及家属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指导患儿正确掌握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可为雾化吸入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另外,提高护理人员操作水平,持续进行雾化吸入全程护理干预,保证雾化吸入治疗过程正确性,及时纠正偏差或不当体位,及时协助咳痰,保证足量药液有效吸入。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18±0.54)d、憋喘缓解时间为(3.71±0.5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71±0.63)及住院时间为(7.15±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5±0.91)d、(6.47±1.19)d、(10.12±0.79)d及(11.35±2.3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加用持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雾化吸入全程中,可保证雾化吸入全程正确性及足量有效药液吸入,可帮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d,x-±s)

【参考文献】

[1]郝宝萍.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过程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1154-1155.

[2]王慧明.全面护理干预对于小儿哮喘雾化吸入治疗时间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227-228.

论文作者:王倩,俞萍,徐景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过程的影响论文_王倩,俞萍,徐景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