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骨科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 目的 探究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采取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治疗对改善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50例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25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观察组行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手术前后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切口肌肉剥离长度、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矢状面Cobb角均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治疗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易于恢复等优点,可促进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改善,恢复其生理功能。
【关键词】 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微创小切口减压;经皮固定
胸腰椎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大部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临床认为无神经损害的胸腰椎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方式,而对于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伴有神经损害的胸腰椎骨折应尽快采取手术治疗,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序列,重建脊椎功能[1]。临床常用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等,但由于椎旁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分布广泛,长时间剥离、反复牵拉可造成组织缺血坏死,术后易发生顽固性背部僵硬与疼痛,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术大大提高了内固定的稳定性,降低神经压力,促进椎体恢复,逐渐被临床患者所认可[2]。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治疗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对其矢状面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商丘市长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50例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各25例。对照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6-64岁,平均(45.17±3.24)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3岁,平均(44.96±3.45)岁;病程1-9年,平均(4.11±1.37)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入选患者均经X线、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②均为新鲜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7d;③胸腰段外伤史;④临床症状表现为胸腰部肿胀、疼痛、神经功能缺损。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肾等功能不全;②转移性脊柱肿瘤或结核、骨质疏松症所致。
1.3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放式骨折,常规消毒铺巾,气管插管麻醉,患者取俯卧位,于胸部、髋部放置软垫,在X线透视下,以克氏针标记受损椎体部位的体表投影,选取脊柱后正中切口12-15cm,将椎旁软组织分离,彻底暴露减压、固定范围,并对椎管进行减压、切除椎间盘、融合椎体植骨,置入椎弓根钉,复位,放置橫连接,彻底止血,冲洗,放置引流管,关闭创口。观察组采取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术前准备同对照组,在X线透视下,经皮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在受损椎体部位后正中行切口5-6cm,将椎旁软组织剥离,将需减压范围彻底暴露,切除全椎板,将棘突与韧带保留,突入椎管的骨块采用“L”形打入器进行复位,经皮置入一侧固定棒,在X线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撑开伤椎并复位,达到满意效果后将螺钉锁紧,探查椎管减压效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安装另一侧固定棒,并完成撑开复位、固定,经皮切口放置橫连接。切口处理同对照组一致。
1.4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长、切口肌肉剥离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②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影像学指标,包括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切口肌肉剥离长度、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胸腰椎骨折多发生于脊柱T12-L2,多由暴力原因所致,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常伴有创伤性椎管狭窄、脊柱不稳等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可使患者丧失躯干负重功能,严重者可引发下肢功能不全、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针对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患者,早期实施神经减压、复位、内固定、融合等操作是治疗的首选方式,有助于护理工作与早期康复锻炼的实施,预防并发症,为恢复神经功能提供有利条件。
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易发生医源性损伤,增加术后腰背部僵硬、疼痛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临床开创了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X线透视下,利用几何轨迹原理将固定棒置入深层肌肉,可弥补以往固定棒置入较浅的缺点,但该术式对脊柱后凸畸形与椎体高端恢复效果欠佳;新型经皮螺钉固定系统针对这一缺点,配置了提拉杆,可促进畸形矫正、提拉复位,但前路入路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易增加并发症发生率[4]。针对以上问题,临床研究学者设计了后入路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符合现代微创治疗理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但切口肌肉剥离长度、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矢状面Cobb角均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均高于术前,表明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术可达到开放手术的疗效,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与矢状面Cobb角,提高脊柱稳定性,且手术创伤小,出血量与引流量较少,可减轻患者痛苦。该术式利用撑开器将塌陷的椎体撑开并复位,可较好的恢复椎体形态,彻底切除受损椎体,减轻椎体压力,降低对神经功能的损害,采用经皮置入椎弓根螺钉能够有效避开周围大血管、神经,避免对胸腰椎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牵拉、剥离,保护其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术后康复[5-6]。
综上所述,伴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微创小切口减压联合经皮固定可促进椎体高度、神经功能恢复,预后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张卫超,胡国宏.伤椎单侧椎弓根置钉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6):81-84.
[2] 王小刚,杨彬,王亚寒,等.附加伤椎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10):942-945.
[3] 叶彬,陈令斌,陈伟,等.经皮微创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7):4312-4317.
[4] 龙厚清,李佛保.正确认识胸腰椎骨折分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案[J].中华创伤杂志,2017,33(11):966-969.
[5] 李冬冬.微创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0):1876-1877.
[6] 胡万钧.微创经皮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1):95-97.
论文作者:王浩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腰椎论文; 椎体论文; 神经论文; 微创论文; 手术论文; 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