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论文_郑淑婷

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医院 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及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服药依从性(8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血压控制率(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综合护理;高血压;临床治疗;应用效果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者逐年上升,容易诱发心、脑、肾等系列并发症, 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及其他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有数据调查显示[1],我国老年高血压发病率已高达40%~60%,且多数患者很少甚至从来不自我监测血压,血压控制良好率低于25%。为此如何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是高血压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次研究主要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符合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签属知情同意书并自愿意参与研究。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1~85,平均年龄(68.2±4.6)岁;高中学历及以上为45例,初中学历及以下为35例;收缩压为(166±7)mmHg,舒张压为(98±13)mmHg;患病时间0.5~20年,平均患病时间(11.4±5.8)年;高血压等级:Ⅰ级、Ⅱ级、Ⅲ级各32例、28例、2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层次、血压、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故本研究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降压治疗及相关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成立护理干预小组

成立由1名主治医生及2名护理人员构成的高血压护理干预小组。对医院收治的观察组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体重、家庭情况等,同时也包含了患者的病史、病程及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和降压用药情况,并了解患者对疾病的相关掌握程度及危险因素知晓情况等。根据调查结果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于半年后评价干预效果。

1.2.2健康宣教

可以集中在医院内组织集体健康教育讲座,每月举行1次,每次持续1小时半,现场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及日常注意事项,如临床常见症状、预防措施、治疗及护理方法、血压自我监测方法、高血压的危害,及正确的生活习惯与高血压间的关联,合理的饮食结构对疾病的重要性,并安排20分的现场答疑,对患者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告诉患者需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每日摄取的热量应该在2000kcal以下。并给患者定期发放油盐工具,控制食盐的摄入。指导患者戒烟戒酒。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教,让患者形成健康信念, 从而指导健康行动。

1.2.3运动干预

可以根据患者自身的体重指数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通常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如长跑、打蓝球等。通常可以在清晨或者晚饭后半小时内进行运动,每星期可以运动3~5次,每次持续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需要注意循序渐力,不可操之过急,以不出现过度疲劳为主,重在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1.2.4心理、家庭干预

高血压患者由于病情较长,且病情反复,患者的心理通常较为脆弱,情绪也容易激动,容易导致血压的增高,为此需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护理。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让患者明白不良的情绪对疾病的危害性,并告诉患者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促进作用。同时应该积极鼓励家属的参与,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家庭的支持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克服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而产生的不遵医行为,并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家庭干预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心理及社会康复手段,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心态的改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可以对患者家属进行一般的知识培训及集体讲授,最大程度的协助患者摆正心态,消除诱发因素。

1.3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根据Bittar的判定标准中的四个问题来判定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分为完全依从(4个问题皆否定)、不完全依从(2~3个否定)、完全不依从(最多1个答案否定)[2]。

高血压控制率=高血压患者中有6个月血压在140/90 mmHg以下者/n×100%。

1.4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采用例数及%表示,并给予卡方检验,P<0.05 则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服药依从性(8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血压控制率(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对人体的肝、肾、心等功能造成损害,同时也是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进行控制,只有及时按量的紧遵医嘱服用药物,才能更好的控制血压,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的发病因素除了遗传外,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行为习惯等也都与之紧密关联,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容易让患者的器官受损。临床有研究显示[3],对高血压患者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建立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与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半年后,观察组患者的完全服药依从性(8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血压控制率(92.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本次研究对患者开展的综合护理干预结合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的理论及技术,为患者提供一种连续性的、综合性的及动态性的护理服务,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从某方面来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种延伸,可以随时提醒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非常重视家属的配合,改正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培养正确的饮食方式,使得整个护理过程更为全面。

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较低,稳定性差,主要的原因是服药依从性较低,本次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先建立健康档案,再实施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控制血压的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雷莫章. 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3,19(21):117-119.

[2]马丽.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04):197-199.

[3]李买容,江明,赵飞英.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疾病行为的作用[J]. 现代医院,2015,15(01):154-156.

论文作者:郑淑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论文_郑淑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