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评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意识形态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一书是胡隆辉同志承担的河南省“八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初读这部书稿,使我感受到出自一位年轻学者手笔的学术著作的清新理论气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是个重大理论课题,作者有勇气在这个领域中进行认真探索,并取得了值得注意的成果,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认真研究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问题,这是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是我们所必须承担的一项艰巨任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履行这个使命,如何去完成这项任务。应当承认,在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中,在理论研究工作中,我们走过一条相当曲折的道路,有过失误的教训,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总结这些教训和经验,使我们可以概括出科学的思想方法论,这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并把这三者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这样,我们才能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加有生命力,并使它不断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上去。
研究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问题,其核心内容当然是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那么,怎样才能称得上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呢?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著名文章中,曾经把两种研究态度对立起来:即主观主义的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必须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也就是“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这就是说,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它的实质内容就是科学地总结实践经验,做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概括。这种研究工作的基本原则,便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
可见,研究工作的这种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最根本要求,就是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但是,我们的一些号称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却总是在违背这个常识。如果我们认真阅读他们的论著时,就可以发现,他们并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观念出发,从理论本身出发,从文件出发,从领导人的讲话出发,或者是从所谓的“意图”、“精神”之类的“理念”出发。这样,他们按照某种主观要求推论出来的观点、结论,在现实的复杂意识形态斗争中,必然会显得苍白无力,有时甚至是实际上帮了倒忙,给了敌对意识形态向马克思主义进攻以口实。可见,不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是无从谈起的。
这种研究工作的另一个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神秘化。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它们具有科学的性质,这与以往的旧意识形态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来对待。也就是说,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研究的对象,而不是单纯论证的对象,更不应把它作为盲目崇拜的对象。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那种所谓的“研究”,常常给本来是令人感到亲切的理论,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否则,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工作。
我们说的研究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来对待,否则,就谈不上是一种科学的研究工作;但是,要保证这种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还有一个根本要求,那就是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的灵魂。
我们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是针对研究工作中的自由主义思想主张的。这种自由主义的主张,实际上是反对理论研究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有过深刻的教训。一个时期里,那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把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工作中竭力排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他们以“客观”、“公正”来标榜自己的“自由主义”立场,而实际上却是力图把研究工作引向邪路,制造理论混乱,在混乱中宣扬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因此,为了认真研究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研究工作中的自由主义思想、主张。
在研究工作中真正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教条主义倾向。也就是说,不能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做教条主义的理解。研究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直接对立的。早在19世纪末期,德国工人运动中曾有一部分青年作家,把“唯物主义”当作套语、标签或公式,他们把这种标签贴到某种事物上,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而不肯作认真的研究工作。恩格斯针对当时这种教条主义风气,尖锐地指出:“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诀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2页)这里我们可以更进一步明确:在研究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它的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作为研究工作的指南。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与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都是不相容的。应当承认,这一类教条主义的研究方法,目前在我们的理论界仍然存在着。实践证明,研究工作中的这种教条主义作风,实际上是在阻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甚至是在窒息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逐渐失去生命力,变成一种没有用的教条。
从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根本的目标是要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这个研究目标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通过对实践经验的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说过:“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292页)
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核心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不断发展着的科学意识形态,一旦停止发展了,没有生命力了,它就不能称其为马克思主义了。所以,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工作是没有意义的,坚持马克思主义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当把研究工作的根本着眼点,放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上面。当然,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下苦功夫,花大力气,充分占有实际材料,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做出科学的理论概括,提出新思想、新观点。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精神和理论勇气。这样,我们的研究工作才会在理论上有创新,有突破。我们完全有这样的信心,在如此伟大而深刻的变革时代中,在如此丰富多彩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只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认真研究实际经验,我们就一定会做出新的理论贡献。
以上便是我读了胡隆辉同志《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一书所受启发而产生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