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佳茴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 益阳 413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长春西汀药物治疗对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84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42)与加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n=42)总有效率、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总有效率为78.6%,高于对照组54.8%(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经检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长春西汀治疗,可增强临床效果,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长春西汀;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日趋扩大,冠心病罹患率逐年上升。患者以心律不齐、胸痛等为主要表现,若未有效控制病情,可明显增加死亡风险。本病的发生与血液高粘滞、血小板加速聚集等因素相关,长春西汀于降低血黏度、对炎症因子拮抗的作用,即通过抗炎,达到减少黏附分子的目的,进而促使血液流变学改善,最大程度改善疾病预后[1]。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取长春西汀治疗,效果理想,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老年冠心病84例,均为我院心血管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观察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48-81岁,平均(61.6±6.7)岁。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49-80岁,平均(61.3±6.6)岁。组间自然信息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病例应用常规方案治疗,即阿司匹林每次0.1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每次20mg,每晚1次;琥珀酸美托洛尔每次23.75mg,每日1次;单硝酸异山梨脂醇片每次40mg,每日1次,均为口服。观察组:本组常规用药同上,现时取长春西汀加用,即取长春西汀30mg,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加入经充分稀释后静滴,每日1次,9d为1疗程。

1.3 观察指标 (1)对比老年冠心病临床总有效率;(2)对比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即血浆黏度、纤维蛋白。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经观察呈基本消失显示,症状分级呈2级下降,硝酸甘油停用;有效:心绞痛症状分级呈1级下降,1级症状呈消失显示,硝酸甘油减半;无效:上述症状、体征变化均不明显。

1.5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涉数据均输入SPSS22.0,组间计量资料总有效率应用(%)表示,实施χ²检验,计量资料临床指标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总有效率为78.6%,高于对照组54.8%(P<0.05)。见表1。

2.2 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炎性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经检测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示,血液处于高黏滞状态,可使微循环发生障碍,诱导血栓形成,严重者,可造成脉管闭塞,促使组织、器官发生缺氧、缺血、坏死。有报道指出,冠心病病例机体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多由血液高黏滞状态所致。因血液黏度出现增高样变化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慢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流量,增加了血小板聚集风险,严重者,可诱导血栓形成,使心肌缺血、缺氧。有研究显示,通过评估血液高凝状态,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可有效对冠心病予以预测。对高黏滞血症进行治疗,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明显增加,防范血栓形成,使心肌存在的缺血、缺氧最大程度改善。

冠心病从病理性质而言,也属慢性炎症性疾病类型,在其病发和病程进展中,炎性因子所起作用显著。现阶段,临床认为冠心病的发生,可能与TNF-α相关。分析原因,具体包括:(1)TNF-α可经细胞毒作用,促使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并增高其通透性,引发胆固醇沉积;(2)TNF-α可结合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增多PM生成,促使纤溶酶活性降低,增加血栓形成风险;(3)TNF-α可使血栓调节素的表达下降,对蛋白C激活产生抑制,发挥凝血作用;(4)TNF-α可对血管内皮细胞对IL-1的合成和释放进行促进,发挥促凝血作用。MCP-1可对黏附分子表达加以促进,还可对嗜碱性粒细胞趋化和激活,使其对组胺释放。IL-8为引发斑块破裂的关键因素,对IL-8抑制,可使斑块稳定性明显增加。炎性因子可增强血管通透性,增多粘附分子表达,通过使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可减少黏膜分子生成,促使血液流变学改善。本次研究观察组所用长春西式汀可使血浆炎性因子降低,进而达到将血液流变学改善,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的作用。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总有效率为78.6%,高于对照组54.8%(P<0.05)。观察组治疗后炎性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经检测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老年冠心病,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取长春西汀加用,可促使预后最大程度改善。此研究结果,与宗道然等[2-3]所报道的结果一致。

综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长春西汀治疗,可增强临床效果,降低炎性反应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萍,郑海燕.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8):361-362.

[2] 宗道然.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122-123.

[3] 杨昆,金志泽.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以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18):117-118.

论文作者:杨佳茴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  ;  ;  ;  ;  ;  ;  ;  

长春西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MCP-1、IL-18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论文_杨佳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