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经济背景下,社会发展离不开电能的支撑,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使用需求不断提高,如何对电厂的化学水进行科学处理,成为从业人员的关注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特点,然后指出水处理运行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几点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7S管理法;电厂水质;化验站;应用
17S管理的基本概况
最初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5S管理被提出应用。5S管理即通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e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的方式对生产现场中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进行有效管理。随着人们对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其基础上添加了安全(Safety)和节约(Saving)管理方式,逐步演变为7S管理模式。
整理:对生产现场的物品进行合理划分。将生产中使用频繁的用具放置于现场;将偶尔使用的生产用具进行归类存放;将不用的物品进行清除。这样可合理利用生产空间,构建整洁工作场所。
整顿:合理安排生产现场中所需物品的摆放位置并加以标识,利于生产工作时省时省力。
清扫:保持工作现场的干净整洁,查找并及时消除造成脏污的源头,保证生产设备的清洁可用。
清洁:将工作场所中整理、整顿、清扫阶段进行有效维持。有利于保证清洁生产,保护生产现场整体环境的干净无污染。
素养:培养员工在工作中遵守规章制度以及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养成其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提高自身素养。
27S管理在生产中的切实应用
2.1生产中的有效管理
日常生产中涉及的化学药品种类较多,为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和存放,应对其进行有效管理。7S管理法中整理、整顿、清扫阶段的管理理念就是将脏、乱、差转变为规范、优化、高效。在化验室药品及仪器的管理中,对化验所用的药品应制定其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细则。对有毒有害药品其理化性质、毒性、应急处理方式进行说明标注。具有强腐蚀性的酸碱药品应将其划分至统一区域,注明“有毒有害”字样加以警示。易挥发、受潮的化学药品应统一放置于通风良好的柜内,确保其在使用中不会变质、挥发,以免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对于需要避光和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应分类放置于专门柜内存放。在生产中化学药品需要有一定的存放量,为方便生产中查找药品和试剂,应将各类备用贮存药品依据其特性分类放置于柜内并配备目录单。目录单上标注其名称、药品位置、规格、现有存放量。日常工作中根据使用量及时更新各类药品的现有量,做到目视化管理。由于药品有保质期,为保证药品的合理使用且不造成资源浪费,可将已打开使用的药品瓶挂上“已使用”的标签。对于日常化验中废弃留下的化学试剂、仪器、仪表电极等应进行甄别并清理去除。
2.2生产中的优化管理
清洁是7S管理中巩固和发展的阶段。从根本上消除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根源,由此建立清洁舒适的生产环境。生产中如何做到有效的维持,还需要一定的制度和规范进行约束。化验站规定各值每月进行轮流制清扫磷酸盐加药间、乙醛肟加药间、闭式冷却水泵。以减少消除环境污染源对生产设备造成的隐患。
员工素养的提升是保证班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管理阶段。生产工作中只有以制度约束工作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员工就会将一切工作中的规章制度当作日常化管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利于带动班组整体的素质化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S管理中安全和节约阶段是建立在前5个S的基础上自然显现的效果。生产中应将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消除,防止事故的发生。以减少因存在事故隐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提高生产效率,要对班组各管辖区域的资源、空间进行合理性规划,营造良好且物尽其用的生产环境。
综上所述,在生产中融入7S管理法可有效对作业环境进行清洁和整理,保证生产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合理运用好7S管理法是确保生产工作安全、平稳、高效的重要保障。
2.3清扫
清扫的基本含义是点检维护,做到工作现场没有垃圾、灰尘及污垢查找并消除造成脏污的源头对设备、工具等作业器具进行清洁养护。燃煤电厂的环境与粉尘离不开,前面两步的工作做好,算是电气运行7S管理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让人爽心悦目。但如果时间久了,各种设备和东西上蒙尘了,就会让人老调重弹不愿再管,于是重新走回到老路上去。如何做好电气管理的第三步,主要是做好电气设备的防尘工作:配电室换气、排气设施保证完好可用,消除地面和空间中的灰尘、蛛网等,配电室门窗完好,关闭严密;配电盘柜、电机接线盒、电气控制箱、控制柜密封严密,环境温度控制在合适范围;敞开环境中的电气设备,经常进行清扫除尘;安全工器具,每次使用完毕检查清洁,人人养成清扫的好习惯;文件夹文件盒发现脏污进行清洁,实在不能用了进行更换。
2.4清洁和素养
清洁是7s活动的巩固和发展阶段,其基本含义就是维持前3个s的打造效果,如何做到有效的维持,有时光靠说还不行,还得有一定的制度和规范进行强制约束。电气的7S管理,借助于“安全文明管理办法”和“安全文明管理规定”,对电气运行管理再作出相应的制度规范:配电室规定每半个月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工作;电气标识标牌划分到运行各值,并细分到每一位运行员工,电气设备的技改后的标识标牌必须同技术改造同时进行,及时更新;电气设备缺陷管理,运行人员终结工作票时,实行工作许可人负责制,内容包括整理整顿中规定的全部内容:工完料尽场地清,标识完整正确。素养的含义就是约束习惯成自然,只要电气管理工作从一开始以制度人,从严管理,每一次过失有责必究,持续推动三两年时间后,员工们就会把一切严格的要求当成日常化管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提升素养水准。
2.5安全和节约
安全和节约实际上是建立在前五个环节的基础上自然收到的效果,如果把前面几项都做得很好,从本质上消除了很多不利的因素的存在,自然这两方面的结果也就显现无遗。比如,通过对生产现场照明7S打造,分楼层,分片区将照明进行了清理并标识,根据环境的自然光线,适时调整照明的停送,既保证了安全的光照度,也节约了厂用电。不用的设备清除掉后,节省了大量的空间,开展起工作来也避免了制肘。遗留的废旧线缆,处理不好,往往成为触电事故的根源。看板、指南的使用,可以起到现场自动教学的作用,特别是对后参加工作的员工来说,可以很快学会设备的操作。所以只要不折不扣地做好前五项7S工作,安全和节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结论
7S管理法在生产工作中有效提升化验站良好的整体工作水平。通过对化验、生产环境的清洁整理及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可保证生产运行的稳定性,降低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提高生产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生产和时间成本。7S管理法的应用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员工的素质修养。7S管理法在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是确保生产安全、平稳、高效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梁嘉铭,周倩.波黑某电厂底开车卸煤方式优化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6,3(1):137-140.
[2]杨玲丽.7S管理在电工电子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312-315.
论文作者:白小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工作论文; 清洁论文; 药品论文; 环境论文; 管理法论文; 素养论文; 现场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