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核心竞争力降低“可替代性”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_大学论文

加强核心竞争力降低“可替代性”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_大学论文

增强核心竞争力,减少“可取代性”——二论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出路论文,中国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

笔者多次讲过,中国新闻教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主要是因为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存在“两脱离”,二是存在“可取代性”。这篇文章是针对第二个问题所进行的讨论。[1]

大学新闻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其合法性和必要性就一直受到质疑。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web2.0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传播”现象出现,这种以社会民众为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借助“博客”、“维客”、“播客”、“晒客”等各种新兴传播手段,“使以往没有机会参与媒体专业报道的普通人开始扮演积极的角色,由此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向大众传播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俨然进入“全民记者”时代,似乎新闻传播活动已经不再必然是一种职业化的传播活动,这就使得新闻教育存在的必要性再次遭到质疑。甚至宁波某报社一位主编不无偏激地宣称,“除人大、复旦等几所名校外,其他大学应该取消新闻专业”[2]。难道新闻教育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吗?如果不是,如何消除这些质疑?

本文认为,无论“公民新闻传播”时代下新闻业的开放程度有多大,专业新闻记者永远都是需要的,正像人人都会做饭,但还是有专业厨师一样,并且时代信息化水平越高,新闻业越开放,人才构成越复杂,专业新闻记者的需求度就越高,对专业记者的素质要求就越高。因为,日渐式微的新闻精神、新闻伦理需要专业人员的构建和保护,纷繁多变的时局需要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分析,真假混淆的信息需要专业人员的筛选和把关。那么专业的新闻记者从哪里来?毫无疑问,主要来自大学新闻教育的培养。从世界范围来看,不论西方还是东方,大学新闻教育开办的直接动力都在于为新闻业培养合格的、专业的新闻记者。如普利策投资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时,最初的目的便是“对内‘提升报业职业标准’,对外‘提升新闻业的社会地位,成为有教养的专业人士’”。[3]再如“日本最早的新闻记者学校和第一本新闻学著作都是针对当时报纸和记者缺失社会责任的现实诞生的。”[4]而中国新闻教育的诞生也是由于当时的有志之士不满于“新闻界人才之寥落”[5]的现状。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看,大学新闻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但是,为什么中国大学新闻教育的存在受到质疑呢?除了新闻科技发展、传播方式变化、新闻学理论的演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中国目前的大学新闻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可取代性”。

一、中国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再检视

当下中国新闻教育呈现出的严重“可取代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新闻专业办学状况出现“三个无论”现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逐步增大,甚至呈现过度增长趋势,1995-1999年,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2000-2004年,平均每年增加70个左右;2005-2007年,每年平均增加的数字突破了100个。[6]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学专业本科教学单位达到975个,在校学生人数近20万人。[7]在这种过分追求数量思想的影响下,新闻专业的办学状况呈现“三个无论”的现象:无论是否具备充分的办学条件,只要想办都可以办新闻,乃至全国二级学院大部分都办了新闻专业;无论什么专业背景的教师,只要需要都可以调来教新闻,一些教师自己没有学过新闻,也没有新闻实践,甚至不知新闻为何物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站上讲台讲新闻;无论什么文化程度的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进入或转入新闻专业,学校的文娱生、体育生大多被安排到新闻专业,一些留级生也“流”到新闻专业,问之则曰:“新闻专业好毕业。”

(二)新闻专业毕业生与新闻界人才供求呈“两多数、两不是”现象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新闻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新闻教育自身的超速发展,在校新闻专业学生人数急剧膨胀,加之专业领导人办学思想不甚明确,师资队伍跟不上,教非所需,学非所用,培养出许多万金油似的“人才”,致使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出现明显的“可替代性”,各个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够抢新闻专业毕业生的饭碗,从而导致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与新闻界的人才供求关系上呈现“两多数、两不是”的现象——新闻专业毕业生多数不是进入新闻界,新闻界所招进的新人多数不是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20世纪80-90年代,各媒体招收毕业生,一般首选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所谓“科班出身”,不得已才招收文、史、哲专业的学生。21世纪以来,随着传媒业快速专业化,传媒业招收的毕业生趋向其他专业背景的越来越多,尤以金融、经济、法学、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受欢迎。比如,中国三大财经报——《第一财经日报》(上海)、《经济观察报》(山东)、《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广东)5年来只招收不到1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其余95%均为金融、经济、法学等专业。再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5年、2007年、2010年三年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到媒体就业的百分比依次为:18.84%、12.31%和11.76%。[8]数据之低让人吃惊,且此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二、中国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实质分析

要讨论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实质是什么,我们首先应该清楚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专业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辞海》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9]有教育学学者根据上述定义,认为:“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10]据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专业在大学里存在并发展的最重要凭据便是它对于某学科人才培养和对于某社会职业的“不可取代性”,要想实现“不可取代性”,则必须有独特的培养目标和独特的培养计划,从而培养出其他专业无法培养的人才。因此,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专业,其存在的最本质依据便是其应该为新闻业培养特殊的专业人才,它应该有一套独特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然而,当下我国的大学新闻学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却存在很大的缺陷。

(一)大学新闻教育“可取代性”的实质是培养目标不明确

1.新闻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所谓“全才”、“通才”的培养目标

20世纪末,我国教育界一直在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1998年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压缩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向。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新闻传播学的本科专业由原来的九个缩减为四个,即: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随着教育部这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各高校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基本上都把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新闻专业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往往“既要求学生对复杂的工作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又要具有创新性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1]简单地讲,就是要培养新闻“通才”、“全才”。所谓“通才”、“全才”,就是什么都要懂,什么都要会。不论学生的兴趣如何,不论教师的能力如何,也不论教育资源的限度如何,力争“求全”、“求广”。

2.新闻专业培养计划分析:所谓“宽口径”、“适应性强”

在培养“全才”、“通才”这样的目标指导下,许多新闻专业制定并贯彻以“宽口径”、“适应性强”等为原则的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大量开设文、史、哲、社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概论类课程。我们查阅了国内一所教育部重点大学“新闻专业本科培养计划”(2011年版)发现,在大学四年共2208个学时、138个学分的总计划中,通识教育基础课程有760个学时(必修664个,选修96个),47.5个学分(必修41.5个,选修6个),占课程体系学分的比例高达37.37%,另外,学科基础课程中的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包括哲学导论、中国古代文学一、中国古代文学二、法学导论、社会学概论、经济学原理)有208个学时,13个学分,占总比例的9.41%。也就是说,非专业课程总共占到总学时的46.73%,而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占20.29%,专业核心课程占19.93%,专业方向课程只占13.04%。

(二)“可取代性”的根源是教育理念不正确

1.新闻教育是大众教育还是精英教育?

这里首先要明确,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还是大众教育?这个问题本来早有定论,现在却争论不休。事实上,争论的产生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即中国大学扩招后,出现了两个“激增”:大学数量激增和在校大学生人数激增。于是有人说,中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急速进入了“大众教育”。[12]这是一种只从在校人数这一个方面来解读“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所出现的误解(高等教育的公认标准: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者称为精英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上至45%以下者称为大众化教育)。我们认为,这一争论产生的更为本质的原因在于大规模扩招造成的大学贬值,许多大学无论从师资、教学条件,还是从教育理念看,均不能称之为“大学”。当下的中国,不是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而是由于大学门槛逐步降低,大学教育日益降格为谋职前的培训教育;原本可以作为大学灵魂而存在的大学精神逐渐丧失,大学不能再继续担当起培养社会精英的责任。

我们认为,大学是精英的殿堂,是培养时代引领者的地方,大学教育在本质上是精英教育,这一本质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能改变。有人说,虽然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但是“新闻有术无学”,因此新闻教育不应是精英教育。这种观念更是没有充分的立足理由,新闻教育既然已经跻身大学殿堂,就应该秉持大学教育的灵魂和精神,也应该且必须是精英教育,况且从培养“时代引领者”、“社会捍卫者”这一角度看,新闻教育更是名符其实的精英教育。

2.新闻教育是培训技能还是养成素质?

这里所说的“素质”包括品性素质和能力素质两部分。基于心理和生理的素质称之为品性素质,简称品性或品质,在品性素质的基础上由后天养成的素质称之为能力素质,简称能力。这种能力素质与操作层面的技能是有区别的。“技能”与“能力”都是记者所必须具备的,但是,“能力素质”比“操作技能”更有价值。美国新闻教育的开创者普利策对此问题曾公开表示:“一个编辑只要有教养、尊重精确原则、热爱真理、热心服务公众,采集新闻的技巧是绝不成问题的。”言下之意,报人的知识面和道德操守远比职业技能更为重要。[13]普利策对待此问题虽有些极端,但并无道理。新闻教育如果只是教授给学生一些勉强可以谋生的技能手段,那么它必然会失去自身的价值。同样的,如果新闻业大量聘用只懂得简单职业技能的人才,那么也会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卡莱教授所说的,“新闻会成为一种单纯的‘信号系统’而失去它的社会意义。”[14]因此,我们认为,新闻教育应该坚持真正的大学教育理念,在加强品性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发现能力、批判能力、平等沟通等能力的素质培养,而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能培训这一操作层面上。然而,仔细分析当下我国新闻教育的现状,不难发现,大量的新闻教育单位把新闻教育降格成了简单的技能培训,这种教育理念是否合理?答案是否定的。

(三)“可取代性”的要害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1.任何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能培养无可取代的专业人才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也称核心能力,最早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r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的,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新概念,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15]关于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专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培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在我国还处于概念引进、模仿的阶段,因此,无法进行确切的定义,但是可以定论的是,不论对于组织,还是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都是最具独特性和不易模仿性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任何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便是培养无可取代的专业人才,就像法律专业培养律师和法律专业人才,电气工程专业培养电气工程师,医学专业培养医生一样。这些专业的大学教育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不论是在职业精神还是在职业技能上都具有独特性,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据此,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能够培养新闻专业人才,即“合格记者”。

2.“万金油”式人才不是“合格记者”

当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正越来越多地培养并已经培养出了大量“万金油”式的人才,即什么都学了一点,但什么又都没有学透、学精。他们虽然学习了大量文、史、哲、经济、法律等课程,但是在写作功底上,不如中文系的学生;在发现社会问题的敏感度上,不如社会学系的学生;对于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素质而言,不如哲学系的学生有远见、有深度;对于某些经济问题的理解上,没有经济系的学生精辟;对某些法律问题的把握上,没有法律系的学生在行……

我们认为,这种“万金油”式的人才没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不是合格记者,进入新闻业没有竞争优势;只培养一些“万金油”的新闻专业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三、对“合格记者”的再界定

如上文所言,“万金油”式的人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合格的新闻记者应该是专业的和不可替代的。那么,应该如何界定“合格记者”?

(一)“公民新闻传播”与“专业记者”

现在“公民记者”、“市民记者”等称谓满天飞,说说可以,但真正要付诸书面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不是所有能在新闻媒体上发表新闻作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记者的。“记者”是一种社会分工,是一种专业人才,还是一种职业认可。正如一个人具备了一定医学知识,但是没有取得有关方面的职业认证,没有职业证书,还不能称之为医生一样,记者是受过新闻专业教育、经新闻主管部门认可、发给“记者证”[16]的人。徐宝璜在《新闻学大义》中第二章开篇就给出了明确界定:故访员[17]者,亲受编辑之指挥,而采集兼编辑新闻之人也。[18]在美国,“记者”概念的界定不仅是一个新闻学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根据立法和判例,美国法律认为所有以从事大众传播为目的的媒体记者都可以是记者,无论是出版社、报刊、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站、博客或者其他电子媒体。个人要成为实质上的记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实际参与了将发表或者已经发表的报道的调查与采访;二是在开始新闻收集的过程中就有将报道向公众传播的明确意图。”[19]中国学者罗以澄提出“广义记者”的说法,即“一切新闻从业人员”,“包括新闻单位的社长(台长)、总编、编委、主笔、编辑人员和采访人员等”,[20]但是,无论怎么“广”,也还只是局限于“新闻从业者”,而不是“全民”。可见所谓“公民记者”、“市民记者”的说法是不科学的,甚至是不合法的。正如有学者所解释的那样:“在中国……有人声称人人都可以是记者,自称是公民记者,这也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因为他们只能在网上发帖或者向已经批准正式出版的媒体提供新闻报道,也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权利和义务。”[21]专业新闻必须由专业记者(新闻人)来做,而且在人人都可以发布消息的时代,更需要专业记者(新闻人)发挥其良好的职业技能、坚守新闻业的职业伦理,提高新闻业的公信力。

(二)对合格记者标准的确定

不仅专业记者任何时代都不可或缺,[22]并且越是人人都可以传播新闻的时代,对专业记者的素质要求就越高,记者的“合格性”就显得越重要。那么什么样的记者才是合格记者?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了22个国家的新闻教育后,提出21世纪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四个方面素养和三种才能。四方面的素养是: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三种才能是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创造才能。[23]结合我国的新闻业发展实际,我们将这“四个方面素养和三种才能”精炼为如下四个方面:

1.新闻理想:“王者风范”

所谓新闻理想,就是要有“王者风范”。记者被誉为“无冕之王”,他虽不是“王”,却要操“王”之心,要从“王”的高度去看待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体现出一种“王者”的精神、境界、理想和胸怀。他跟“王”一样,要面对各行各业,面对各种事件,面对各类人群;他要看到世界潮流如何奔流,看到国家道路在向何处延伸,他要思考社会演变的全局,思考经济发展的大势,思考国家民族的命运与未来。所以,记者应该是一群有政治眼光的知识分子,是对社会发展的利益、影响、价值判断最敏感的精英人群,他们应该“在别人都熟睡的时候当夜间卫士”。[24]

2.职业精神:“仗义执言”

这里所说的职业精神,是指新闻职业精神,是人们关于新闻活动的意识,关于新闻活动的一套观念系统,即集中反映新闻活动宗旨、追求、目标、理想、信念的意识或者观念系统,[25]是新闻记者、报人特有的精神。严格地讲,不是所有在报社工作的人都可以称为“报人”的,不是任何采访者都能称为“记者”的。报人和记者必须要有道义感、正义感和侠义心肠,记者要有社会正义和良知,弘扬正气,谴责邪恶,路见不平提笔相助。

为什么要强调新闻精神?因为新闻媒体是人类社会的保障系统,肩负着抵御危害、为社会提供“免疫”机制、保证社会健康正常运行的责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26]报人和记者是做时代的“布道者”和社会的“卫道士”。2009年1月6日,《时代周报》公布了2008年度时代十大风云人物,简光洲因率先发表题为《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的新闻稿当选,成为全国知晓的名记者,成为和章子怡、辛迪·克劳馥等影视明星一起走上上海街头广告栏的著名人物。简光洲说,他成名缘于他一直认为“记者不是一个谋生的职业”。我们要培养像简光洲这样的记者,担负起守卫社会的责任。美国新闻教育之父布莱耶(Wiuard G.Blayer)认为,学生应被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之中,新闻教育应该逐步向他们灌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把专业研究领域的知识创造性地应用到面向公众的新闻报道中。[27]

3.职业伦理:“不媚权、不媚钱”;“忠于真理、据实报道”

所谓新闻职业伦理,又称新闻职业道德,就是邵飘萍在论述记者资格时所指的包括“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在内的“品性”。只有具备新闻职业伦理的人,才能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不乱志”,才能履行记者的职责,“忠于事实、忠于真理”,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新闻职业伦理和记者职业道德却呈现日趋下滑的态势,“1993年,英国就公众受尊敬的职业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房地产经纪人名列最末,而记者是倒数第二”;中国新闻界的职业伦理呈下降趋势是不争的事实,“2003年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2004年中央电视台4套《今日关注》栏目俄罗斯人质危机有奖竞猜事件、2008年山西临汾矿难中40余名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等等现象是最好的证明。因此,加强对学生新闻职业伦理和记者职业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不媚权”、“不媚钱”、“忠于事实”、“忠于真理”的职业修养已成为新闻教育刻不容缓的任务。

4.职业技能:(1)“新闻事实发现能力”(2)“新闻价值判断能力”(3)“与所有人平等沟通能力”(4)“多种媒体驾驭能力”

“新闻事实发现能力”、“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与所有人平等沟通能力”和“多种媒体驾驭能力”这些是新闻记者特有的能力,是新闻教育应该教给学生的,是绝大多数非新闻专业的人所不具备的,也是新闻记者特有本领。并非所有的新近发生的事实都会成为新闻,都有新闻价值。优秀的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绝对高于普通公民的新闻敏感度,发现事实,发现新闻事实背后的价值。再者,记者是“无冕之王”,他既是“王”,又“无冕”,就决定了他无论是与总统总理,还是与挑夫走卒,都是平等的。一个合格记者要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在总统总理面前不自卑,在挑夫走卒面前不自大,平等对话,平等沟通;无论面对何种观点的对象,都能平静采访,平衡报道。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掌握多种媒介技能则是记者的应有之意,这就像士兵会使用多种武器一样。

这里还要特别指出两点。第一点是,以上四条有“体”、“用”之别。新闻理想、新闻精神和新闻伦理是记者的品行素质,是记者的“体”和“魂”,是记者的“本质特征”,是合格记者要素的核心要素,而“职业技能”是“用”;第二点,四种技能中有内在和外表之分。“新闻事实发现力”、“新闻价值判断力”、“与人平等沟通力”是内生性的,为能力素质,与前三条一道属于素质范畴,而“多种媒体操作能力”是外表性的,属于技能范畴。

四、培养合格记者,提高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如前论述,新闻教育不应培养“万金油”而应培养合格记者,所以新闻教育只有培养出合格新闻记者,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在高等学校中有立足之地。那么如何培养合格记者?培养合格记者应该坚持怎样的指导思想?培养合格记者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一)培养合格记者的教育观念

有人借口新闻学是应用性学科,就认为新闻教育应该以技能训练为主。如前文所言,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新闻教育应该是以素质培养为主,兼顾技能传授,而不是二者倒置,更不是只进行技能训练。换言之,新闻教育应重在对学生进行新闻理想、新闻精神、新闻伦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新闻事实发现力”、“新闻价值判断力”、“与人平等沟通力”等,同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对学生进行采、写、编、评、播等技能训练。

国内外众多新闻教育机构和新闻教育者都如是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认为给未来的记者应传授两件根本的东西:新闻工作的技巧和“道德”。日本的新闻教育则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精神教育和在职人员的入社教育,培养记者强烈的责任感。[28]美国卡耐基和奈特两大基金会联合5所著名高校启动的新闻教学计划中,各方不约而同地反复提及在新闻教育里强调职业操守的重要性,试图从教育做起,挽救媒体的声名颓势。29]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希光认为:“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很快会变成旧媒体。但是,新闻学的基本价值观、批评精神、新闻采访报道技能与知识却永远不会过时。因此,新闻院系的教学关键是教会学生们能够鉴赏怎样的新闻作品是伟大的作品,怎样的记者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30]

(二)合格记者培养的基本途径

新闻教育应该改革,从“课堂”与“课外”两个维度(尤其是课外),通过“动静结合、课内外结合、理论实践结合”三结合的路径,努力将学生培养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记者。具体讲有如下三条:

1.博览——让学生博览群书,具有广博的知识。4年本科,除了上课、专业实习和做毕业论文时间外,学生读书的时间实际上很少,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应尽量精炼,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读书。各院系可结合实际开列出读书目录(这个书目应该是涉及古今中外各个学科的经典),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原本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的文史哲、政经法和心社管等内容转移到课外阅读中,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拓宽视野,掌握丰富知识,并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思考,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2.深思——培养学生深邃的思想和具有穿透力的眼光。一般来说,学新闻的比较敏感,叫作新闻敏感,这当然是应该的。但是,新闻使人敏感的同时,又容易使人掠光浮影。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深邃的思想。对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为此,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授课方式,代之以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为主,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次,在课外,帮助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辨、讨论等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深思慎行”。

3.多行——让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中,多见广识。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应该贯穿在新闻教育的全过程,“学习新闻的最好途径是在实践中”,[31]如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就提出了新闻实践四年不断线的原则。因此,新闻院系首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专业实习机会,为学生解决实习难或有名无实实习等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将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原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其次,鼓励并帮助学生实施“行万里路”计划,让学生深入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开阔眼界,以广见闻,在接触中,认识社会、发现社会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尽管对新闻教育改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不同的新闻院系也有不同的举措和办法,但是不论如何改革,都不能无视新闻教育核心竞争力这一问题,也都无法回避新闻教育严重的可取代性现状。我们认为,要想改变新闻教育的可取代性,必须提高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培养出合格记者。能否培养出合格记者是衡量新闻教育是否有竞争力的唯一标准。

标签:;  ;  ;  ;  ;  ;  

加强核心竞争力降低“可替代性”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出路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