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琳[1]2001年在《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文中指出定居是人们对环境和自身存在的表达方式,人类的定居又和水有着密切 关系。建筑帮助人们在世界中居住,其意义远远超越避风遮雨的作用,而蕴 含丰富的含义。人们将对世界及自身存在及其意义的认识“表达”于具体的 建筑、环境形态之中,“砌筑”于具体元素与细节之中。沿水环境是一种有 独特结构特征的环境,处于其中的建筑聚落形态表达了人们对环境结构、特 征的理解,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理想。 本文从形态入手,借鉴“现象学”、“形态学”中的基本理论,从单体 和聚落两方面对我国传统沿水建筑作归类和分析;从形态的表现因素、影响 因素等几方面进行阐述来理解沿水建筑形态,探讨建筑形态的多层次的含 义。通过对传统沿水建筑形态的分析来揭示人与环境的本真关系,同时总结 出一些具体的手法和技术手段以及有意义的形态构成,以期对加深人与环境 关系的理解和对当今沿水建筑的实践有所启迪。
谭良斌[2]2004年在《传统民居建筑环境发展演变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民居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中国传统建筑哲理思想的影响下,崇尚自然、结合不同气候、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运用世代相传的朴素的建造技术,自己设计、自行建造的供自家使用的居住建筑。传统民居风格各异却无处不体现了天人合一,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其精神内涵及形态,在许多方面均表现出其超前和现代的生态观念,它们是最贴近人的生活的建筑,都经过长期的历史考验,是丰富经验的积累。 以往对传统民居的研究较多的注意平面布置和类型、构造材料做法以及内外空间、形象和构成,虽然也探讨历史背景、文化因素、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以及使用人的生活、习俗、信仰等对民居建筑的影响,但较多的是从形式上来说,很少对民居建筑环境的发展演变机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本论文是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科学化研究》的子课题之一。建筑最初是人为了满足生存需求而建造的一种人工环境。但随着建筑的发展,人们对建筑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已不再只是一个遮蔽的空间。建筑形式随着人们的需求层次的提高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此过程中,建筑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是用来居住,但居住质量的要求却有着或多或少的改变。不同的建筑类型,对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满足的侧重也不同,对建筑环境的要求也不同。而民居是众多建筑类型中实用性最强,最贴近人的生活的建筑,因此最能完整地体现人的需求层次之间的关系。笔者从马斯洛的层级理论入手,探讨民居建筑在逐步满足人们各级需求时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这些因素在民居建筑环境发展中的作用,找出民居建筑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性,为现代民居建筑的发展提供引导和借鉴作用。
张瑞海[3]2017年在《海南岛传统聚落水环境的生态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南岛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全年夏长无冬、阳光雨量充沛、空气自然清新、水质清冽纯净、水塘溪河遍布,犹如"南海明珠"堪称人间天堂。海南岛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是影响海南岛传统聚落发展演变的起点和重要因素。随着聚落的不断发展,人文环境因素诸如区域行政建置与人口迁移分布等要素逐渐从宏观层面上对聚落格局分布和演变过程起到引导性作用,并作为重要影响因子映射到聚落的微观层面,促进聚落生活方式、空间形态和结构组成的演变。水在海南岛传统聚落中的众多用途与功能都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有关。水具有的调节局部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和提高舒适度的生态作用。水对聚落的选址、空间布局和边界形态的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海南岛传统聚落的生态性主要通过构成其水环境构成要素的生态营造方式来表现。聚落水环境包括从水生态系统上的多种形式的水体和空间上构成聚落环境的涉及水的各种构成要素。海南岛传统聚落水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涵盖长期有水存在或与水关系极为密切的聚落组成要素,如水泉、水井、水塘、水口和水田等。温泉、冷泉和普通矿泉在海南岛内均有分布,尤其以火山岩温泉和冷泉而闻名。水井是海南岛传统聚落中获取水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促进了海南岛传统聚落生存空间的扩展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塘在调节传统聚落局部微气候和改善传统聚落人居生态环境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口的营建遵从中国的传统风水理念,其通常包括风水林、风水塔、桥梁、堤坝和祠庙等。水田既可以进行农业生产,又能调节聚落微气候美化聚落环境。海南岛传统聚落水环境的次要构成要素涵盖短期有水存在或受水一定程度影响的聚落组成要素,如建筑、庭院、巷道和动植物等。海南岛传统聚落中建筑的生态营造技艺源于对防雨、防潮、储水和排水等功能的最基本需求。庭院对传统聚落局部微气候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在庭院内循环而产生的生态效应不但关系到聚落人居环境的舒适度,也对庭院内构筑物的空间形态、供水体系、排水方式、构筑材料和装饰样式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巷道与街是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布局的结构骨架,共同构成了聚落中交通体系。供水与排水系统往往与聚落中联系着每家每户的交通网络相结合,形成了兼具交通功能与供排水功能的巷道。海南岛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阳光充足,水量充沛,气候适宜。为各种植物的旺盛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为各种动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海南岛的传统聚落中适合养殖多种禽类与牲畜,适合种植多种热带经济作物。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海南岛传统聚落水环境的生态营造特点主要为:因地制宜,因水制宜;低技术生态设计手法;良性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用的聚落水体系。正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曾艳[4]2015年在《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迫在眉睫,多学科综合研究有利于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作者通过建筑学与文化地理学的交叉运用,在民居研究中从时空维度把握人与文化的动态特征,提出了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理论。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之上,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研究手段,进一步提出了广东省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论文首先从国内传统民居研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两个方向入手,集中分析发现既有民居研究在时空关系上不对等,忽视了空间的主体作用,偏重静态特征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将民居文化地理概念引入民居研究的意义。基于对地缘性、聚居性等居住文化现象的解析,指出地理空间给民居文化系统带来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并提出构建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形态、文化原型、因子图谱、文化区划等研究内容,以此揭示其文化景观与时空对应的衍生关系。根据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的具体情况,综述了省域历史文化地理背景,同时提出数据库的构建准则与方法,以此为前提建立广东省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基于全面系统的普查数据,以数据库为平台综合分析了各类民居文化因子的影响因素、地理分布等特点,确定以聚落及民居类型作为主导文化因子进行切入研究,并分别从聚落、民居两个方面对其文化景观特征进行探讨。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文化分区,可以拟构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民居研究提供新视角。基于文化景观特征的深入分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结合文化区划理论与聚落民居分区特征得出广东省七大传统聚落民居文化区,并分别阐述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通过地理环境与生产、社会文化与制度、观念风俗与礼法、营造技术与材料四个方面深度解析了各聚落民居文化区及其文化景观成因。传统聚落及其民居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研究的核心目标,它们主要表现在文化边缘地带,因此选取聚落民居文化区边缘地带的非典型民居文化景观,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案例的分析总结,揭示了在聚落及民居的“形式”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件下,对其时空双向维度和宏观到微观多层次的文化地理研究,能让我们对聚落及民居建筑形成更为本质与系统的认知。
应文[5]2005年在《四川传统风景建筑与景观生态态势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南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批准号50178068)”的一个分支研究课题,旨在进一步扩充与深化山地城镇生态化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 随着现代信息业、交通业的高度发展,多样统一的世界性建筑文化迅速超越地域界限,致使地方建筑风格不断淡化;另一方面,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亦使得地域自然环境对建筑的影响逐步弱化。在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的双重趋同下,地域建筑正不可避免地呈现出逐渐丧失传统风貌、丧失地域环境特征的趋势,寻求地域传统建筑的回归已成燃眉之势。基于此,本文以景观类型极为丰富多样的四川为研究范围,以最富地域特征的传统风景建筑为研究对象,在深刻剖析其景观生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在区域范围内建构“景观生态空间格局”,旨在尝试将景观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相衔接,期望能够促进地域建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为地域建筑之生态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本文首先从相关的景观建筑学、风景及风景环境的概念、范畴及研究本质入手,对“风景建筑”作出新的阐释,并据此确定本文的研究范畴与学术取向,理清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在论文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从地貌、植被、气候、自然灾害防治、民族性格、宗教信仰与生活方式七个景观生态主导因素逐一进行分离剖析,探寻它们在风景建筑景观成因中的作用与协调方式,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与论证,明晰各因素单独作用于风景建筑所产生的景观类型、特性以及地区分布状况,分别绘制成图。最后,在第九章将所得的各单因素地形图进行重迭、归纳与系统性剖析,得出由七大景观生态类型斑块以及五条联系各斑块的景观演替廊道所构成的“四川传统风景建筑之景观生态空间格局”。七大景观生态类型斑块为:平原丘陵区秀丽轻盈型斑块,平原水乡风雅淡泊型斑块,川中南茂密山林幽邃缥缈型斑块,盆地外围山区雄壮粗犷型斑块,深切河谷区雄险敦厚型斑块,高山山原区旷阔圣洁型斑块以及“奇”特型景观生态斑块;各斑块在地理位置上或多或少相互交错重迭。五条景观演替廊道为:滇川陕(甘)景观演替廊道、藏羌彝民族迁徙大走廊、藏川鄂景观演替廊道、涪江景观演替廊道与嘉陵江景观演替廊道。其中前叁条廊道涉及景观类型广、地域跨度大,为四川景观演替主廊道;后两条廊道在涉及类型与地域跨度方面均小于前者,为景观演替次廊道。五条廊道均依随四川历史上着名的交通要道而成,为网络状格局,串联起四川众多极具地域自
李玥宏[6]2011年在《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新疆干旱区绿洲、乡土聚落及景观构成要素为研究理论基础。侧重以分析和总结水资源对聚落形态组织、景观构成、空间场所等的约束性和适应性研究。这决定本文研究逻辑关系为:阐释关系(阐释水资源与聚落营造间的约束关系)——总结智慧(总结在水资源约束下传统绿洲聚落的营造经验与绿色智慧)——凝练策略(凝练出具普遍意义的干旱区乡土聚落设计手法与营造策略)。本文以东疆和南疆干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乡土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比较与归纳演绎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研究手段,得出干旱区聚落的选址布局,组织选型,形态构成,规模发展,景观构建,空间设置等营造各步骤都受到水资源的必然约束。论文绪论部分主要针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第二章主要研究水资源对绿洲乡土聚落景观的决定性影响,包括水资源和绿洲乡土聚落的关系阐述,绿洲乡土聚落分布与变迁的水资源约束分析;第叁、四章是针对水资源约束下聚落营造策的案例分析。第叁章以东疆(吐鲁番盆地)代表性乡土聚落麻扎村为例,第四章以南疆(塔里木盆地)代表性乡土聚落普鲁村为例,分别从水资源约束下聚落的选址布局、形态构成、空间构成、景观构成等方面展开论述;第五章主要对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各层级进行划分并对各级归纳总结;对乡土聚落景观营造层级进行尺度化和要素化的分类;对两个典型乡土聚落景观的水资源适应性类比分析,最终总结出叁个尺度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第六章为结论和创新点即干旱区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的6点传统经验和智慧:聚落选址布局的逐水性;聚落组织选型的缘水性;聚落规模扩张的唯水性;聚落生产发展的节水性;聚落民居建筑的傍水性;聚落空间场所的亲水性;9条具有普遍意义的干旱区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选址布局策略,组织选型策略,规模控制策略,形态构成策略,道路组织策略,民居建筑选址策略,空间构成策略,景观构成策略,适应性技术应用策略。综上,本文以水资源约束的视角来分析干旱区乡土聚落景观的营造策略,系统记录干旱区乡土聚落在回应水资源特征所具有的适应性经验智慧。并从聚落营造程序层面对干旱区乡土聚落及聚落景观进行分析,以应对目前对于聚落环境研究缺乏针对聚落内部除建筑环境以外的空间组织与资源的关系阐述。还将干旱区乡土聚落的研究与景观学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景观设计中的要素构成及分类手法对干旱区乡土聚落景观进行分析整合,凝练出干旱区乡土聚落景观规划手法与地域性聚落营造策略。
方盈[7]2016年在《堤垸格局与河湖环境中的聚落与民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在江汉平原人居环境与生态社会环境之间互动频繁的历史背景中以历史聚落形态内容为中心展开。自明代开始,江汉平原地区人口较前代增加显着,地区内土地以“垸田”形式逐步得到开发,交通通达,经济逐渐繁荣。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改变,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应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催生出的居住形式与聚落形态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地域特征。以江汉平原的“平原”地貌以及江汉平原内低洼地势中河湖交错这一地理自然环境特征为思考起点,综合本地区自明代始在社会经济历史发展中出现的“垸”这一关键要素,以及本地区内文化和政区的相关划分依据,提出“明清至民国时期”以及“江汉平原河湖地区”这两个有助于凸显本地区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聚落形态特征的具体时间范畴和地理范围概念。研究以“自然/社会/文化—聚落”关联为经,以“人地关系”为纬,通过历史文献梳理、地方志舆图和民国地图信息解析、以及田野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将聚落形态与民居单体样式置于更加广阔和生动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通过以上论述,研究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结论:宏观层面上,在明清垸田开发、地区堤垸兴筑、商贸文化兴盛以及水神民间信仰文化的诸多背景中,河湖地区呈现出以河湖环境中的堤垸格局为基本地理格局的聚落形态区域分布特征。中观层面上,城市、集镇与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各有不同。以河湖地区五州县治所城市聚落为主要探讨对象的城市聚落,其城内空间由“城+市”的模式构成,是符合宇宙模式和有机体模式折中的混合形态;沿河岸形成的集镇聚落主要受河流的影响和约束,主要街道多与河岸平行或重心向河岸倾斜,并主要呈现出沿河岸伸展的外部形态特征;而在堤垸体系中形成的水利关系成为江汉平原地区乡村聚落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类型,围绕水利关系衍生出的以“垸”为中心的社会形态成为这一地区乡村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深层结构,并最终促成了乡村聚落以“垸”为中心的形态特征。微观层面上的住居形态与聚落住民这一主体的关系最为密切,住居形态体现出一定的地域适应性及文化特性。船居是受惠于河湖环境丰富水资源的、较为原生态的逐水而居的住居形式,而茭觯水居和吊脚楼则是对河湖地区住居形态中应对水患的特殊形式。此外,河湖地区乡村聚落中的住民在民居建造活动中还形成了一系列适应堤垸环境、应对水患的营建策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人地关系视角下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贯穿始终:明确了河湖自然环境和堤垸格局是影响河湖地区聚落形态特征的关键要素;并从聚落防洪以及对水环境的改造利用两方面体现水环境对河湖地区城镇聚落形态的影响;堤垸格局中的乡村聚落不仅形成了以“垸”为中心的空间形态,还呈现出以“垸”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内涵;水患对住居形态的影响最甚:应对水患的房屋组成元素和构件说法的混淆,地区寡于积聚的风俗,“苟且”的营建态度,以及本是对气候条件回应的建造样式在乡间却作为较高等级房屋规制的观念被反复强调的有趣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患影响下乡村聚落住居形态中建造传统和文化的缺失状态。
曾群[8]2004年在《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初探》文中提出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直接影响着山地住区的整体形象,而必要的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是提高住区形象的手段。然而,当前以几何设计和唯美主义为特征的住区美化运动,造成山地城镇居住环境的生态问题,而更多的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未被普遍重视。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对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的解读,分析和总结了当前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的影响因素和现存的问题。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美学理论、景观行为学理论和场所理论,结合山地城镇住区与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的特性,总结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文章的第叁部分是在第二部分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叁个方法,即:生态的多维融渗、视线的多变组织和空间的多向密接。 文章的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生态化建筑、交通和滨水地带叁种典型的山地城镇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研究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的要点,是对设计理论与方法的补充。 文章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研究的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同时,在设计中涵盖了典型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要点。 本文力图对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建立“顺应自然、赏心悦目、以人为本”的设计思路。
汪霞[9]2006年在《城市理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水域空间和水景观,是科学的配置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健康有活力的水域空间和水景观是确保“人、水、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实现城市化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本论文以城市中的水域空间景观为主题,以城与水的关系为核心,并探讨非常规水资源的景观利用,旨在研究如何通过规划设计,以水为源、以人为本,让城与水保持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论文包含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简释了与论文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提出城市理水的概念,并阐明了理水目的和意义,然后点明论文的探新与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城市理水历史发展的研究综述和分析。首先是对古代城市理水思想与实践的理论评述。从多方面探寻理水的源起,然后分析古代哲学对理水的影响,分析文化对理水的感染,分析与理水相辅相成的技术以及理水与城市空间形态和结构的关系。接下来考察近现代城市理水思想与实践的发展演进,了解理水从被动到主动、从盲目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演进阶段和过程,探寻其中的转变动因,从而把握理水的变化趋势和发展动向。第叁章概括整理出理水景观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首先阐明理想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实践来源、本质特征和功能目标,然后从水生态、水健康、水安全、水循环、水文化、水空间及水经济多个方面综合构建理想模式的内容体系。并梳理出理水的从策划、方案生成、工程设计与营建施工到后续维护管理和监测的一系列建设程序和评价方法。通过理想模式的探究和建设程序的设计,为理水实践提供科学和系统的指导和支持。第四章是根据理水景观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结合实例提出成功水域空间整合优化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途经,目的是通过物质与技术手段,探寻水域空间发展的普遍规律,以符合城市空间环境的秩序,提升城市空间的美学品质,密切水域空间与其他地区的有机联系,使水域空间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创造价值。第五章是研究城市水系景观网络的构建。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水系景观网络各组成部分加以分析,说明网络构建的内涵和意义。剖析水系的斑块、廊道组成与营建要点,重点研究水系景观网络的组织。第六章首先强调了城市非常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进而引出非常规水资源景观利用的关键原则。然后对雨水资源化的景观利用、洪水资源化的景观利用、污废水处理的景观利用叁个方面分别予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最后,尝试总结出非常规水资源景观利用场地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执行步骤,希望对非常规水资源管理纳入城市规划有所裨益,并对非常规水资源景观利用的有效实施有所引导。
霍慧霞[10]2006年在《山地建筑研究中的场所观初探》文中研究表明人们通过建立与山地自然环境相通的联系,来认识山地,体验自身在山地中的存在及其意义。即人存在于山地环境中的一个根本的目的,就是建立、保持和发展与自然山地环境积极而有意义的联系,人只有获得对自然环境的真实体验,才能移情于自然,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人为场所。 本文借助建筑现象学的理论方法,综合地、整体地去观察、认识和解释诸多山地建筑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把握其意义和价值。按照现象学的思考方式,论文研究从山地自然场所到人工场地、接地类型、再到建筑场所,层层深入认识,最终意在揭示山地人居环境中广义场所精神的内涵。 若伯特·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中指出,场所是具有清晰结构的空间,建筑意味着场所精神的形象化。山地建筑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就是具化山地自然环境,提供人类居住生活的真实场所,并与自然建立积极而有意义的联系。 场所精神的形成正是利用建筑赋予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与人产生亲密的关系,来实现人对于由各种场所现象所聚集起来建筑环境的整体风貌,广泛的人文意义,人们精神生活的认同,从而实现了人类对山地自然在更深层次上的理解。 最后,论文提出回归场所观的建筑设计思路,并对现代山地建筑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中国传统沿水建筑形态初探[D]. 熊琳. 湖南大学. 2001
[2]. 传统民居建筑环境发展演变机理研究[D]. 谭良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
[3]. 海南岛传统聚落水环境的生态营造研究[D]. 张瑞海. 海南大学. 2017
[4]. 广东传统聚落及其民居类型文化地理研究[D]. 曾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5]. 四川传统风景建筑与景观生态态势研究[D]. 应文. 重庆大学. 2005
[6]. 水资源约束下的乡土聚落景观营造策略研究[D]. 李玥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7]. 堤垸格局与河湖环境中的聚落与民居形态研究[D]. 方盈.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8]. 山地城镇生态化居住环境景观设计初探[D]. 曾群. 重庆大学. 2004
[9]. 城市理水[D]. 汪霞. 天津大学. 2006
[10]. 山地建筑研究中的场所观初探[D]. 霍慧霞. 重庆大学. 2006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山地建筑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中国民居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海南岛论文; 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