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神经内三科 河南新乡 45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入组P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联合喹硫平)和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每组4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不良反应量表(TE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研究组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38,P<0.01);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均<0.05),研究组在治疗1、2、4周末较对照组降分更明显(P均<0.05);治疗8周后,两组MMSE、ADL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均<0.05),且两组在两项评分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2)。结论: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能够有效、快速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认知和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西酞普兰;喹硫平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临床表现以抑郁为特征或伴有重性抑郁发作的心境障碍性疾病,该病的患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1]。临床上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使用较广泛的是5-HT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在接受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无效或收效甚微。本研究拟对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PSD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例PSD患者,入组患者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脑出血诊断标准[2],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既往未服用抗抑郁药物,不同意入组、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则排除。患者平均年龄58.72±8.24岁,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脑梗死64例,脑出血16例,平均病程2.74±0.85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西酞普兰治疗),每组各40例,两组在各基线特征间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脑血管药物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治疗和西酞普兰治疗,西酞普兰起始剂量是20mg/d,晨服,1周后可加量至40mg/d;喹硫平剂量是(50-150)mg/d,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调整剂量。两组疗程均为8周。
1.3评定方法
于治疗前及治疗l、2、4、8周末分别对患者行HAMD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其抑郁程度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均由专业医师评定。以减分率作为疗效评定标准:≥75%为治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l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8周末,研究组治愈23例,显著进步11例,进步3例,无效3例,显效率8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治愈13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9例,无效8例,显效率57.5%,总有效率80%。研究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8,P<0.01),而两组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X2=2.64,P>0.05)。
2.2 两组HAMD评分比较
治疗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4周末,研究组比对照组降分更明显(P<0.05);治疗8周末,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P>0.05)。具体见表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出现不良反应,其发生率分别是12.5%和10%。研究组出现口干1例、头晕头疼1例,嗜睡2例,便秘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头晕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PS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脑卒中后去甲肾上腺素(NA)和5-羟色胺降(5-HT)低有关[3]。西酞普兰属于5-HT再摄取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提高脑内神经元间隙中5-HT浓度,不良反应短暂且可耐受,但起效较慢[4]。喹硫平与5-HT、NA等受体的亲和力高,能够拮抗5-HT受体和组胺,改善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研究报道小剂量喹硫平能改善抑郁、焦虑情绪[5]。富玲等[6]研究发现喹硫平对脑卒中后抑郁情绪改善和生活能力提高有明显帮助。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与此同时,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D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1周、2周、4周末研究组比对照组的HAMD降分更加明显,而8周末两组间评分无差异,表明在改善抑郁情绪方面,研究组的起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但两组的最终疗效相当,这与早期赵竞赛等[7]结果一致。
PSD患者的社会功能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生活能力显著受损[8]。本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MMSE、ADL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两组在治疗8周末的两项评分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患者的认知和日常行为能力均较前提高,且研究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能更好地改善PSD患者的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社会功能缺陷。治疗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初期,程度轻,患者均能耐受。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西酞普兰合并喹硫平能更好、更快速、更有效地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及认知、生活功能,它们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较单用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克服了西酞普兰起效慢的不足,同时,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依从性高,该联合疗法值得医务人员在临床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梅,谭华.脑卒中后抑郁[J].北方药学,2013(4):48-49.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7-88.
[3]Loubinoux I,Kronenberg G,Endres M,et al.Pos-stroke depression:mechanisms,translation and therapy[J].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2012,16(9):1961-1969.
[4]张琦祺,高俊鹏,蔡定芳.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过去,现在与未来[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8(2):178-184.
[5]赵美英,王润青,刘威,等.舍曲林联合喹硫平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2:079.
[6]富玲,马俊国.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疗效观察[J].上海精神学,2009,21:361-362.
[7]赵竞赛,陈雪梅.西酞普兰单用与西酞普兰合用喹硫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9):29-30.
[8]赵先伟,杨士芝,栾卫红,等.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8):612-613.
作者简介:
王锐(1974.08-),男,河南新乡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电子邮箱:xxwangrui2014@126.com。
论文作者:王锐, 丁继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普兰论文; 抑郁论文; 患者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疗效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