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体系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论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体系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对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建设论文,理论体系论文,中心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是指邓小平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有关若干理论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组成这个理论体系的各要素之间按照其内在的规律性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共同作用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它们之间缺一不可。

在我国近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曾出现“左”或“右”的错误,归根到底是由于没有稳定地形成和全面地理解、实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而是片面地或过分地强调了某一方面,忽视或反对另一方面,从而给经济建设带来了困难或挫折。因此,研究该理论体系,探索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克服“左”或“右”的错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构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社会基础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注: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卷,5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载《人民日报》,1997—09—1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时代的产物。

1.国际经济、政治、科技环境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国际经济环境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走向国际化、一体化、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我国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国际政治环境主要表现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依然存在。国际科技环境主要表现为:新科技革命为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优越的技术条件,提供了一个能利用最新技术、跳过某些传统的经济发展阶段、在不太长的时期内较快地实现经济起飞的机会;全球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正在展开一个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国际争夺战,为了迎接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各国都在加紧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

2.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正是立足于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深刻认识和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首先,邓小平把我国现今所处的历史阶段定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抛弃了纯而又纯的没有任何“资本主义尾巴”的超越历史阶段的空想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312、164~165、169、358、148~149、172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其次,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116、2~3、224~225、202、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由此确定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第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长期性,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可掉以轻心。

3.中国在世界事务中举足轻重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联合国的重大经济、政治、社会问题,没有中国参加是不行的;中国在被称为21世纪世界经济振兴希望的太平洋经济圈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成为世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最大的商品销售、资本输入、劳务输出市场;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特别是经济外交政策和积极发展多边外交,与各国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我们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的稳定和发展,不仅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世界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21世纪的全球政治。

以上分析表明,历史的发展给了中国一个好的环境和机遇,我国正处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变革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紧紧扣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二、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哲学依据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形成,有极其厚实的哲学基础,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1.坚持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为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开创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转向了阶段斗争和政治运动。总之,从1958年到1978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整整耽搁了2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力挽狂澜,重新思考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段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 3 卷,116、2~3、224~225、202、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在以后的十几年中,邓小平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用新思想、新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摸着石头过河”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运用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为了使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少走弯路,少付学费,邓小平强调一切都要经过试验,不要先下结论或先定性质;强调对客观规律要进行探索,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凭主观意志,随心所欲;强调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渐进性,审时度势地出台改革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地域地逐步推进对外开放,不能搞“休克疗法”;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两点论、重点论,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中的各种矛盾和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作矛盾分析,既要“一分为二”,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又要有重点论,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牵牛要牵牛鼻子”的基础上,注意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解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结合。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

1.在各项建设中,经济建设处于中心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四大部分,经济建设处于中心地位,其他方面的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因为:第一,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缓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第二,它是由社会主义根本性质决定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就应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前两句话是后三句话的前提条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条件。第三,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前提、时代特征和现状决定的。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快地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才能为解决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的种种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提供物质条件;才能增强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迎接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的挑战,使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第四,它是我国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我国近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必须将工作重心由以阶段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轨道上来。第五,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今后工作的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总之,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

为了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纵向发展的规划上,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必须以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技为重点,分三步走。邓小平说:如果达到第三步,“第一,是完成了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第二,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第三,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116、2~3、224~225、202、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为了实现总体目标,党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如根据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等;经济发展要着眼于未来,谋求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突破了一系列错误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大贡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客观要求: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实现的经济利益是共同富裕,这就保证了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实行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基础性作用。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使它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分配方式和物质利益原则,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第四,国内外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只有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才能做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四个现代化。

4.改革开放是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同时提出的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两个战略,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体现国家的目标和任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从属于、服务于经济建设,是实现“中心”的途径和手段。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以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由于它的不完善性及原有体制的种种弊端,与生产力发生矛盾,有时甚至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改革,改掉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能脱离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努力奋斗,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但它并不排斥对外开放,而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既要反对闭关自守,又要反对崇洋媚外。

5.四项基本原则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障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邓小平说:“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段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312、164~165、169、358、148~149、172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教育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就为我们事业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供了保证”(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116、2~3、224~225、202、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首先,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中国一百多年的近代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现代化就失去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邓小平指出:“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116、2~3、224~225、202、20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其次,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政治制度保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它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担负着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时间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激化。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对人民实行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对敌人实行专政,打击各种破坏活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才能抵御帝国主义的颠覆和侵略,保障祖国的主权和安全。邓小平说:“在阶级斗争存在的条件下,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存在的条件下,不可能设想国家的专政职能的消亡,不可能设想常备军、公安机关、法庭、监狱等等的消亡。它们的存在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并不矛盾,它们的正确有效的工作不是妨碍而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化。事实上,没有无产阶级专政,我们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312、164~165、169、358、148~149、172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第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去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实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邓小平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多次讲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对于党内外任何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的倾向,必须进行批评、教育以至必要的斗争。这是四个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312、164~165、169、358、148~149、172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没有任何别的力量可以代替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是共产党领导的结果。实践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第四,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从党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注: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载《人民日报》,1954—09—16。)邓小平高度评价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重要性。他说:“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312、164~165、169、358、148~149、172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注: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312、164~165、169、358、148~149、17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根本,它决定着这一战略的社会主义方向,并指导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积极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经济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稳定。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排除一切破坏稳定的因素,就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还要把握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改革的力度,考虑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四、加强对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教育

1.加强对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教育,全面认识和把握这个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既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人民日报》,1997—09—12。)又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注:《列宁全集》,中文1版,第21卷,32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9。)还指各代领导人的总的理论结构体系和分支结构体系,“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人民日报》,1997—09—12。)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就要从纵向去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既不能将他们割裂开来、孤立研究,又不能将他们对立起来,用此人的理论去否定别人的理论,还不能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允许有新的发展;从横向去研究某一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结构;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去认识和分析客观世界。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主体和核心,深入研究这个理论体系,可以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地推向21世纪。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是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经济与政治关系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上的,并忠实地以此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将它们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可以全面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2.加强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教育,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在党的纲领中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为: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它指明我国现阶段社会的性质,表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其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第二层含义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它指明我国社会的发展程度,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可见,从某种意义来说,深入研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也就是深入研究“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以及“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3.加强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论体系的角度看,实质上就是研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就要将经济建设摆在首位,任何情况下不动摇,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仗,打完了还搞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要教育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要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活动;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而且,不能一手软、一手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体系_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