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两个转变”,大力调整劳动就业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个转变论文,劳动就业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与劳动就业关系密切。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从总体上看,有利于促进我国劳动力优化配置与合理就业。我们要按照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要求,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进一步发展劳动集约型经济,促进劳动集约与资金、技术和知识集约相结合,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的新路子。
一、新形势下我国劳动就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我国人口基数和劳动力存量大,新的劳动力不断成长。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一个奇迹,为8.4亿劳动力资源考虑就业和6.3亿从业人员提供岗位更非易事。人口和劳动力多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
(二)改革使“隐性失业”转变为“显性失业”。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军早就存在,但改革前把所有农民固定在土地上,相当长时间内掩盖了这一矛盾。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也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但过去不注重效益和效率,多一些人员无所谓。改革开放后,剩余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富余人员问题成为影响企业效益和机构效率的突出因素,过去曾经是隐蔽的1 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几千万企事业单位富余人员现在凸显在社会面前,使失业矛盾公开化。
(三)深化企业改革及机构改革要求大量精简富余人员。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到了打攻坚战的关键时候,必须解决富余人员的出路问题。据统计,1995年末我国企业下岗人员已达551万人, 超过同时期城镇失业人员520万人的数量。 “九五”期间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下岗人员还会大量增加。仅上海市一地近两年工业结构调整中就有45万人左右需要重新就业。机构改革的关键也是人的去向问题。我国现有机关和事业单位机构臃肿,职能交叉,人员冗多,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也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九五”期间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分流人员势在必行。
(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
随着资金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中资本的有机构成逐渐提高,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械、冶金、石油、电力、化学、化纤、电子等工业得到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比劳动力的数量更加重视,生产经营成本中工资的份额相对下降、折旧和技术开发的比重相对上升,产值的增长所能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较小。我国虽然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但资金密集型产业也已形成一定基础,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某些领域迅速成长。“九五”期间,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包括促进劳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集约经营,又包括部分具备条件的领域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发展。在后者的意义上,单位投资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相对较小,同样速度的经济增长所吸收的劳动力相对减少,在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大量富余的情况下,这无疑会加大就业的矛盾。
二、“两个转变”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新机遇
(一)市场发育将创造一些新的就业机会。
改革的目标模式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包括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在内的统一市场体系。由于与市场相关的一些行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十分薄弱,它们的发展呼唤着一大批人才和劳动力从业。如消费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进一步发育要求更多的人从事商业经营和服务。资金市场的发育必然促进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业大发展。土地市场的建立推动着房地产、物业管理、土地评估等行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形成了职业介绍、人才交流、劳动仲裁、失业保障、再就业培训等新的行当。技术、信息市场的发育开辟了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的广阔领域。广告经营、市场调查、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律师服务等市场中介服务更随着市场体系的发育而迅速成长。1988年~1995年,我国商业饮食业从业人员由2829万人增加到4292万人(前者还包括仓储业而后者不包括),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由193万人增加到276万人, 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人员由576万人增加到783万人,与市场体系直接相关的这3个行业7 年间从业人员增长了48.7%,年均增长5.8%,明显高于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2%的速度。今后,随着市场体系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育,还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深化改革将进一步开辟多种所有制就业的新天地。
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的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增长相对缓慢,由1978年末的7451万人增加到1995 年末的11260万人,年均增长2.5%;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先升后降, 由1978年的2048万人增加到1991年的3628万人,1995年又下降为3147万人;农村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迅速增加,由1980年的2827 万人壮大到1995 年的12862万人,年均增长10.6%; 城乡私营和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加速增长,由1990年的2275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5570万人,年均增长19.6%;股份制经济从业人员增势较猛,1993年~1995年从164万人增加到317万人,年均增长24.6%;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从业人员从无到有,迅猛增长,从1986年的13万人发展到1995年的513万人,年均增长50.4%。 如果把“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下的农民视为集体从业人员,把目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算做个体从业人员,1979年~1995年,我国国有、集体、个体和私营(包括外商投资)单位从业人员比例已从18.6∶81.4∶0变化为18∶26.3∶55.7(联营、 股份制单位按集体计算)。“九五”期间,深化改革中就业人员安置矛盾较大的主要是国有企事业、机关单位和部分城镇集体单位,而就业增长潜力较大的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经济以及股份制经济等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给就业带来的机遇不可小视。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加国内劳动就业。
对外开放包括发展外贸、利用外资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6.4%,发挥了劳动力成本低的国际比较优势,支持了国内以劳动密集为主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发展,外贸业本身也得到快速发展,支撑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今后外贸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创汇效益,仍然要发挥我国劳动力与资金、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比较优势,特别是要挖掘乡镇企业和中西部地区出口成本低的潜力,这将继续促进劳动就业。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旅游、海运等行业吸收劳动就业的能力趋于扩大。 目前我国国际旅游业创汇100亿美元,直接就业1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500万人,“九五”期间仍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还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772亿美元,外资企业开业超过14万家,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1700万人,“九五”后4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预计仍将超过1000亿美元, 吸收就业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1981年~1995年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30%左右,“九五”期间将是继续扩大趋势。
(四)发展劳动集约型经济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并不排斥劳动集约。集约经营最早就是指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资金,以取得更大的效益。把集约型经济仅仅理解为资金集约和技术集约,是狭隘的、糊涂的。特别是在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富余是基本国情,如果不顾不同地区和行业客观条件一味去追求资金和技术集约,而不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劳动集约和劳动积累的优势,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效益,而且还会激化资金紧张和就业困难的矛盾,最终酿成大错。应当认识到,我国目前仍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九五”期间客观上存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相结合的趋势,实行劳动、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互配合、集约经营和协同作用的多层次推进战略,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因此,继续发展劳动集约型经济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没有矛盾,而且是实行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扩大劳动就业的机遇就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中。
三、“两个转变”中劳动就业的几个特点
(一)劳动力总量平衡情况主要取决于劳动力结构变化动态。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国情,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大于需求总量的状况将长期存在。所谓劳动力总量平衡情况,主要是指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国有单位富余人员既成现状条件下,全国特别是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是否扩大。按照前面的论述,实行“两个转变”,对劳动就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从总体上看不存在扩大劳动力总供求差额的必然因素。受到“两个转变”影响的,主要是劳动力的结构变化。在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状况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结构变化顺畅,劳动力总量平衡压力就小;劳动力结构变化停滞,劳动力总量平衡矛盾就大。决定劳动力总量平衡情况的主要劳动力结构变化方向包括: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劳动力从乡村向包括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在内的城镇转移,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劳动力从国有单位向非国有单位分流,劳动力从少数大企业向众多中小企业分散,劳动力从国家有计划安排就业向市场配置就业及自谋职业转变,劳动力从不经培训就业向培训上岗就业转变。
(二)劳动力分布向非国有的二、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倾斜。
首先,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从1992年开始,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出现净减少,到1995年底,共减少1858万人,平均每年减少近465万人;而这4年间,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共增加1846万人,平均每年增加约460万人; 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共增加4040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10万人。从1994年起,我国劳动力结构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及其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其次,劳动力从国有及城镇集体单位向其他单位转移的趋势已经显露。1993年~1995年,国有单位从业人数平均每年仅增加124万人; 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从1992年起就开始净减少,4年间共减少了481万人,其中1993年~1995年平均每年减少158万人;二者合计,3年中平均每年减少34万人。与此同时,其他各类所有制单位平均每年增加从业人员1020万人。第三,规模相对较小的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商业服务企业吸收了大量就业。如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平均每户只有5.8人,个体工商户平均1.8人,私营企业平均每户146.5人,外资企业平均每户121.4人,商业饮食业平均每个网点2.8人,而国有工业企业平均每户560.2人。今后,农业要继续转移剩余劳动力, 从业人员还会进一步减少;工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用人增加十分有限;第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国有单位深化改革,分流人员不可避免,除城镇集体单位外的其他非国有单位仍是新增就业的主要领域。一部分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将与众多非国有中小企业并存,而后者将是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三)劳动集约型经济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首先,我国目前各次产业中的主要行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居多。如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其资本有机构成已很高,在我国则主要靠劳动投入生产经营。又如第三产业,商业、饮食、居民服务、旅游甚至金融保险业,目前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属劳动与技术、知识结合型产业。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目前吸收了3300万人就业。据分析研究,在38个工业主要行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有煤炭采选、纺织、缝纫、皮革等24个行业,占行业总数的63.2%;属于资金密集型的有化学、医药、黑色金属冶炼、电气制造等10个行业,占26.3%;属于技术密集型的有石油、电力、 化纤等4个行业,占10.5%。其次,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996年已达4380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刚达1900元,农村贫困地区只有几百元;沿海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4年达5105元,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只有2938元和2426元。在人口和劳动力众多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第三,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目前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670美元,仍在低收入国家之列, 还不到“四小龙”的1/10,发达国家的1/20,劳动成本低的优势短期内不会丧失。第四,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与资本、劳动与技术结合型过渡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据分析,目前有色金属采选、自来水生产供应、炼焦及煤制品、饲料、木竹采运等工业在我国属于或接近劳动和资金结合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资金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而转为结合型产业,将有助于在转变增长方式中把劳动集约与其他要素集约结合起来。
(四)劳动力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将长期存在。
由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调整,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将离开原有的行业、单位、企业。他们能否转入新的行业、单位、企业里就业,不仅仅属于数量转移问题,还取决于新老职业的匹配、区域就业岗位的增减、转岗者的素质、择业观念等多种因素。因此会产生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对劳动力的供求不一致而引起的结构性失业和由于劳动者在地区、职业或年龄阶段变动中而引起的摩擦性失业。在深化改革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长过程中,经济结构将不断变动,这两种失业会长期存在。而主要由于对劳动力总需求下降而引起的周期性失业,则随着宏观经济平衡状况而变化,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并存,影响总的失业形势。
四、“两个转变”下促进劳动力合理就业的基本思路
(一)积极发展劳动集约型经济。
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总要求,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大力提倡发展劳动集约经营,促进劳动集约型增长,增加劳动积累,提高劳动所带来的效益。继续把农业、轻纺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尤其要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劳动投入。注重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有条件的领域,促进劳动与资金、技术结合型产业发展。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及其发展结合型产业在国际上的比较优势。
(二)加大劳动就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顺应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积极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二、三产业合理转移,向需要廉价劳动力的城镇和发达地区某些经济领域有序流动;大力开拓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建立健全统一市场体系和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吸收更多的劳动就业;在搞活国有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非国有企业,发挥其广泛吸收就业的作用;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发展点多面广、吸收就业总量大的中小企业。
(三)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
继续推进劳动力和人才合理流动,从建立健全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做起,加快培育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配套建设劳动力中介服务体系,逐步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四)深化劳动就业管理体制改革。
尽快打破条块分割的劳动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以地区管理为主的劳动力市场管理体制,加强跨地区流动劳力的协调管理。把促进劳动力合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基本目标之一,加强劳动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产业、投资、价格政策的配套与协调。加强对劳动力再就业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健全再就业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