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需求论文,收入分配论文,农村居民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旺已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刺激市场需求也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到目前为止,增加收入仍被认为是刺激消费需求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对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之间关系的研究仍然不多,而且都停留在一般的认识上,缺乏定量的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测定基尼系数与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来分析收入分配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为制定适当的政策提供一条新思路。
一、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变动趋势及其成因
由于自然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居民间收入分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差距被平均主义分配制度所掩盖,其表现并不显著。改革开放以后,在“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鼓励下,部分地区和部分个人凭借相对优越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和政策的支持,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农村地区之间、省际之间以及个人之间收入差距呈明显扩大趋势(见表1)。从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值来看,1978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仅为0.21,到1988年与1995年,这一数值分别上升为0.30和0.34;农村省际间基尼系数则由1980年的0.14分别上升为1988年的0.19和1995年的0.23。农村收入分配的这种变动趋势与农村体制变革、经济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演变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而且,收入增长速度和收入分配状况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大体上看,这20年可以分为以下4个阶段。①1979~1984年期间有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农村家庭经营承包制的建立和推广,二是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提高和放松管制。这两项改革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农村居民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在于上述两项改革措施为农民提供了较为平等的、无歧视的发家致富的机会,绝大多数农户都可以从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中获益。②1985~1988年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且增长的来源主要靠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农村非农化,特别是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在我国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因而它对拉开农户间和农村区域间收入差距的作用就十分明显。1988年农村总体基尼系数和区域间基尼系数分别比1985年上升了15.4%和27%,农村区域不平等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提高速度。③1989~1991年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农村产业结构变动缓慢,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不稳定,收入差距扩大程度则明显降低。④1992~1995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加速,农村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农民收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变革的进程相对应,农村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收入分配差距也随之进一步扩大。省际间基尼系数由1991年的0.2上升到1995年的0.23,提高了15%;农村居民总体基尼系数由1991年的0.31上升到1995年的0.34,提高了9.7%。
表1 1978~1995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差距变动趋势单位:元
年份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实际人均收入(1) 134
—180
206
244
277
308
320
322
收入增长率%(1)—
— — 14.5
18.5 13.3 11.3
40.4
总体基尼系数(2) 0.21 0.24 0.24 0.24
0.23 0.25 0.26 0.26 0.29
省际基尼系数(3) —
—0.14 0.13 0.13
0.14 0.15 0.15 0.18
年份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实际人均收入(1) 331 332307 335338357
369
396
436
收入增长率%(1)
2.7 0.3
-7.5 9.20.95.73.4 7.410
总体基尼系数(2) 0.29 0.30.3 0.31 0.31
0.31
0.32 0.33 0.34
省际基尼系数(3) 0.18 0.19 0.19 0.20 0.20 0.210.22 0.22 0.23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
利用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相关年份的农户收支抽样调查资料,借助一定的经济计量模型,可以对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总体收入差距与平均消费倾向,以及地区收入差距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
1.农村居民个人消费函数的分析。消费函数是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1981~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个人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数据,可以估计农村居民个人消费函数模型:C=a+bY,其中C为人均消费支出;Y为人均纯收入;a、b为待估参数。根据实际资料,用最小平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出回归直线结果和检验结果如下:
C=27.3838+0.7935Y
(2.0917)(60.613)
R[2]=0.9962
F=3673.933
括号中为t检验值。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存在高度正相关(可决系数高达0.9962),说明收入水平是决定消费水平主要因素;另外,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MPC)也达到0.7935,说明我国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将近80%)是用来增加生活消费支出的。可见,要扩大农村消费,首先必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2.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弹性分析。消费倾向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居民消费倾向越高,则其消费支出也越大。而消费倾向又受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和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以A代表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以Y代表人均实际收入水平,以G代表反映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以P代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则可建立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收入分配差距和物价水平的双对数模型:LnA=LnK+αLnY+βLnG+γLnP
其中,K为常量,且α、β、γ分别为平均消费倾向的收入弹性、分配弹性和价格弹性。从1981~1995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APC)(注: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变化情况来看,1981~1988年农村居民APC呈现出一种由高到低再进一步上升的U型现象;而1988~1995年,除个别年份外,农村居民APC基本呈现一种稳定下降的趋势。将1988~1995年我国农村居民APC、实际收入水平、总体基尼系数和消费价格指数的有关数据代入上述双对数模型进行运算,可得如下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模型回归结果(因变量:LnA)
变量 截距 LnY LnG LnP R[2]
F统计量
回归系数
-22.82 1.64-8.190.650.868.63
(-4.42) (3.84) (-4.6)
(4.09)
注:括号中为t检验值。
从模型运算结果来看,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其平均消费倾向也将有较大幅度提高(收入弹性为1.6);而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则会导致其平均消费倾向大幅度降低(分配弹性高达-8.19)。此外,价格水平上升也能使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有一定幅度提高。这一结果表明,目前农村消费仍然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所以,不仅收入提高能大幅度提高消费支出,而且价格的上升也导致消费支出的增加。本文的研究重点是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在这里表现为平均消费倾向的分配弹性。从模型运算结果来看,收入分配状况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十分明显:基尼系数每上升1%,平均消费倾向将下降8.19%。在平均消费倾向和基尼系数分别为0.83和0.34(1995年)的条件下,基尼系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即增加大约3%),平均消费倾向就可能因此而下降大约20个百分点(0.83×8.19×3)。这一情况同样表明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主。随着分配差距的扩大,高收入者增加收入后消费支出的增加有限,而低收入者收入降低后消费支出则会明显下降。因此收入差距扩大会带来平均消费倾向的下降,对刺激市场需求不利。在基尼系数逐年上升的情况下,消费支出没有明显下降的原因在于收入和价格的持续上升抵销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带来的消极作用。但是,如果收入分配的差距没有这样大,或者其增长没有这样快,可以想象,现有的收入增长将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产生更大的刺激作用。
3.农村居民地区收入水平与消费结构差异的比较分析。从收入比率看,如果以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进行比较,则1980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收入水平比为1.27:1.05:1,而到1995年,这一比率扩大为2:1.32:1。从消费结构来看(见表3),1995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已下降至55.8%,而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食物消费仍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很大比重,恩格尔系数分别高达59.3%和64%,而且,这两个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还处于传统食物结构阶段,食物消费质量变化较为缓慢。另一方面,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方面支出的多少反映了农村精神生活质量的高低,1995年,三大地带农村居民用于精神和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东部地区的比重为7.8%,而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9%和4.9%。从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来看,东部地区一般是中、西部地区的一倍以上,如果从时间差距比较,中、西部地区农村要比东部地区落后7~10年。
表3 199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及生活消费差异
单位:元
地区 人均收入 人均生活 恩格尔 非物质性消
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台)
消费支出 系数%费比重%
电风扇 电冰箱 洗衣机 彩电 摩托车(辆)
东部2127 1671 55.8 7.8 142.93 11.45
24.86
26.2
9.39
中部1403 1187 59.3 6.9 72.91
1.53
13.75
11.89 2.19
西部1061
982 644.9 32 0.949.63
10.3
2.13
资料来源:根据唐平、曹蓉:《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生活差异比较分析》,《消费经济》1996年第5期有关数据整理。
由此看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增长首先取决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但会降低其平均消费倾向,还会造成农村消费结构的过分断层和脱节,加剧商品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的压力,不利于农村消费热点的形成和社会生产能力的充分利用。因此,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不但要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还要注意农村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改善农村收入分配状况。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提高收入对扩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对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可能更加明显。关于前者已有许多研究,可以说基本上已达成共识。但是,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以及对如何改善收入分配而不影响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目前的研究还不多。上文已经对收入分配的作用做了初步的定量分析,下面对如何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以刺激农村消费提一些建议。
我们同意大多数人的观点,即平均主义只能导致经济的停滞不前;市场经济对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刺激作用就在于承认并满足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因而收入分配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并不能永远刺激经济增长,这一点上文已经证明,同时对收入差距的限制也不一定意味着削弱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我们认为,当前的形势要求我们对农村收入分配进行适当的调整,包括对分配起点、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三方面的调整。
1.分配起点的调整。所谓分配起点的调整,就是要在人们进入分配过程之前使其拥有的生产要素尽可能地平等,主要包括劳动者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平等,以及财产占有权力的平等。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当务之急是要解决贫困地区人口和贫困家庭子女的文化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问题,避免因教育收费,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过高引起低收入家庭子女辍学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快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防止集体财产流入少数人的腰包,并成为其快速致富的手段。
2.分配过程的调整。所谓分配过程的调整,主要是指建立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决定机制,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两个方面。以劳动力要素为例,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便有助于城乡和地区之间收入水平的均等化。当前,破除户籍、福利和就业等限制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缩小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有力保障。
3.分配结果的调整。分配结果的调整是在初次分配较为均等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税收、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对收入分配关系进行的第二次调整。当前,一方面要通过尽快实施银行存款实名制,加强农村税收征管力度,对农村高收入者进行合理调节;另一方面,要通过以工代赈等形式实现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转移支付,以及尽快建立和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适当增加低收入者的实际收入,缩小农村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
最后,对收入分配的调整还应包括缩小地区间收入分配的差距,在我国主要体现为加快中西部农村和整个经济的开发。80年代末期以来,农村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是导致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是中央面对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创造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不但对繁荣西部经济,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发挥蕴藏在中西部地区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对扩大内需和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有极其深刻的战略意义。
标签:收入分配论文; 收入差距论文; 农村论文; 平均消费倾向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 农民论文; 基尼系数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