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式景观设计新思路论文_张宇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式景观设计新思路论文_张宇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海绵城市理念下,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园林新设计越来越多被应用,对海绵城市中园林的开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新的建设思路,在海绵城市模式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逐渐引用海绵体生态功能,建设海绵型园林,赋予园林自然吸水、自然蓄水、自然净水等功能,将自然与园林造景很好的结合起来,实现低影响开发。本文浅析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式景观设计新思路。

关键词: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景观设计

引言

海绵型园林是海绵城市其中的部分,伴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而发展起来的,在城镇防洪排涝、空气净化及生态环境维护等方面承担着巨大职责。同传统园林相比,海绵型园林不仅仅具备海绵体生态功能,还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原有生态,实现了低影响开发,适应了城市可持续发展趋势。但是由于海绵型园林形式提出不久,其景观设计应用的成效有待进一步研讨,这同样也为海绵型园林规划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动力。

1海绵型园林的作用

1.1调控雨洪

园林中有一些水景,在暴雨或河流涨水期可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增强排水系统的泄流能力。主要调控手段包括提高地表洪水资源利用率和促进地表洪水转化为地下水资源两方面;在园林设计中,依据这两点,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地表景观的硬质铺装、绿化等内容与地下进行合理调控。

1.2维持地区水量平衡

城市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人们正常生活。海绵型园林中的湿地土壤、植物根系及微生物等具有一定的生物、物理及化学作用,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净化雨洪携带的沉积物,提高雨水质量,保护自然环境。

1.3净化空气

海绵型园林中有湿地景观和土壤,它们有着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且蓄水能力强大,是天然的“生物蓄水池”。利用园林内的湿地景观蓄水,用于城市绿化浇灌、地下水补给,还能提升城市空气湿度,一定程度上利于缓解城市水资源不足问题。

2海绵城市景观建设具体实施技术

2.1地面铺装景观设计

通常园林地面一般采用硬质铺装,不利于雨水自然下渗,影响水文系统正常循环。因此,可以选用透水铺装材料,如透水沥青、透水砖、鹅卵石等,增强地面铺装景观的雨水下渗能力。例如,人行道可以使用鹅卵石、碎石等进行艺术化设计,优化材料和色彩组合,形成景观效果的同时集水、渗水,发挥雨洪管理功能。

2.2绿地景观设计

园林中的绿地景观要素主要有乔木、灌木、草地等,具备保持水土稳定、涵养水分及减少地表径流等功能。在绿地景观设计时应当充分结合自然环境,保护天然绿地,使景观呈现自然野趣美。若存在人工绿地,要以低影响开发技术为基础,根据场地情况合理设计。比如,园林道路、广场区域位置处的绿地可以设计成下凹式,让雨水经过下凹式绿地深渗入地下,可借助植物根系的吸收、吸附等功能过滤掉一些污染物,降低土壤污染,且能减少地表径流量。此外,可以在园林中建设雨水花园,在花园中种植多种多样的植物,构建独特的观赏性绿地景观。常规绿地植物可以选择一些具备耐涝、耐旱的品种。

2.3屋顶雨水花园

屋顶雨水花园也被称作种植屋面、绿色屋顶、屋顶绿化等,其能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根据建筑物顶层荷载的差异,而造成屋顶雨水花园内种植基质深度和景观复杂程度的不同,将种植基质深度>150mm的统称为简单式屋顶雨水花园,而将种植基质深度>600mm的称为花园式屋顶雨水花园。上述2种类型主要差别在于前者因种植基质深度及建筑物荷载的限制,园内只能种植地被植物、花灌木等,而后者则能种植大部分浅根系的小乔木,苗木品种选择更加丰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湿地公园设计

湿地具有很好的接纳雨水的能力,古代中国城市的排水设计中,城市雨洪系统通常由无数池塘、河道和湿地构成。而现在,某些水系较发达的城市如扬州、苏州依然较少受涝灾影响。因此现在城市规划中需要最大限度保留城市中的河流、湖泊、池塘、湿地和沟渠等,对已经受到破坏的城市水体、湿地等,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尽可能使其水文循环特征和生态功能逐步得以恢复。湿地的建设可以采用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结合的方式。表流湿地即常见的由较浅的水体与湿地植物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表流湿地带给人更多景观上的视觉享受,虽然也可以净化污水,但是其利用植物根系净化效率较低,同时夏季容易产生异味,因此表流湿地可以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多用于承接雨水和造景。潜流湿地目前则在净化污染水体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潜流湿地可以充分利用植物根系以及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的吸收作用,具有高效的污水处理效率,同时无表面水,不会产生异味或滋生蚊蝇,潜流湿地实用性较强,多用于汇集净化雨水。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引入雨水花园的建设理念,雨水花园是一种在地势较低的区域中种有各种植物的工程设施,可以吸收净化大量雨水。雨水花园纵向上分别由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层、砂层以及砾石层组成。种植土层栽植植物,植物的根系能够起到过滤与吸附作用。砾石层中埋有穿孔管,经过渗滤净化的雨水由穿孔管收集进入其他排水系统。多余的雨水则直接渗入地下。雨水花园的维护需要定期清理花园内部植物产生的凋落物,同时定期检查覆盖层,保证其良好的渗透能力。

2.5植草沟设计

所谓的植草沟,就是一种由植被构成的具备景观性的排水系统,主要有干植草沟、湿植草沟等几种形式。在园林输水过程中,植草沟能减缓地表雨水径流速度,净化雨水,并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进行植草沟设计时,充分考虑园林总体布局和原有地形情况,合理布置平面和竖向规划,将植草沟与自然地形充分的结合起来,与环境相适应,创造独特的景观效果。

2.6汇水景观

汇水景观是海绵型园林的一大特色,是雨水集聚的最终地点,常见的有湖泊、蓄水池等,如某某公园中有一大片湖泊,便是用于汇水的湿地景观。海绵型园林在城市中不仅要产生景观效果,还要起到调节雨洪、净化空气、维持地区水量平衡的作用,为高质量完成这些任务,在园林中设置汇水景观是必要的。通过汇水景观贮存、过滤雨水,调节雨洪,保护地区生物的多样性和完整性。根据城市水系情况设计园林汇水景观,将园林的汇水系统与城市水系连接起来,通过水系的联通形成一个完整的水文系统海绵体,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减少洪涝灾害。驳岸采用生态袋、木桩等生态驳岸,堤岸可以用混凝土砌筑,尽量不改变汇水景观的自然状态。汇水景观周围布置适量的雨水进入管,并进水管前面设置沉淀、过滤等装置,净化雨洪,提高雨水质量,这样水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既能为多种水生植物、动物提供栖息地,又能建设水上娱乐设施,供游人游玩,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体验怡人的水景,享受自然美景,身心愉悦。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理论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是引导城市走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先进理念。为此,有必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海绵城市理论,加大原有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合理规划水系湿地、绿地广场、城市道路、地块内部,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从而构建起完善的雨水管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水排放模式,提高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城市暴雨内涝。

参考文献

[1]陈小龙,赵冬泉,盛政,罗睿.海绵城市规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5,(10):121-122.

[2]车生泉,谢长坤,陈丹,于冰沁.海绵城市理论与技术发展沿革及构建途径[J].中国园林,2015,(6):82-84.

[3]王丽娜.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186.

[4]张乔松.海绵城市的园林解读[J].园林,2015(07).

[5]贺扬明,杜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J].山西建筑,2016(24).

[6]张韬.浅析景观生态学——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06).

论文作者:张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式景观设计新思路论文_张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