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上海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释放新信号论文

上海科技奖励制度改革释放新信号

□ 灵 骢

近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对上海科技奖励制度中的提名机制、奖励对象、颁奖周期、奖项类别等作出新的规定。《实施方案》到底新在哪里,又透露了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哪些信号?

一、从“在上海”到“为上海”,外籍科技工作者纳入四大奖的授奖范围

四大奖奖励对象由“公民”改为“个人”是《实施方案》中最为创新、也最为亮眼的一笔,这意味着只要是为上海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无论国籍,都将站在同一条评奖的起跑线上。市科委计划处副处长韩元建表示,扩大授奖范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需要。未来,上海的授奖理念将从“在上海”变为“为上海”,以更开放的姿态吸引全球科技人才来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除了扩大授奖范围,提名和评审环节也将出现更多的“洋面孔”。以往上海科学技术奖的评审专家队伍还是以国内专家为主,今后的奖项评审将更国际化。

二、改“推荐制”为“提名制”,明确责任严惩学术不端

《实施方案》提到,改革现行由科技人员申请报奖、推荐单位筛选推荐的方式,实行由专家学者、相关单位提名的制度。提名制是国际上科技奖项评选通行的制度。韩元建表示,其与推荐制的不同之处在于提名者和推荐者的责任不一样,一般来说,推荐人的责任随着推荐环节的结束而结束,提名人则要对被提名者的整个评选过程负责。为了进一步增强上海科学技术奖的透明度,明确提名者、被提名者、评审专家、组织者等各奖励活动主体应遵守的评审纪律。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还增设了监督委员会,这也是地方科技奖中首个设立的监督机构。该机构具有一票否决权,只要发现有重复报奖、拼凑“包装”、请托游说评委、跑奖等行为,或造假、剽窃、侵占他人成果的,一律取消评奖资格,违规的责任人和单位将被记入科技奖励诚信档案。

三、加大个人奖励力度,奖励金额大幅提高

上海科学技术奖中的两个人物奖——科技功臣奖和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原本是两年一次,《实施方案》发布后,这两个奖项的评审周期调整为一年一次,以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奖励金额也有了大幅度提高。除此之外,今年的上海科技奖中还将出现一个“新面孔”——科学技术普及奖,这也是地方科技奖励系统中首个以“科普”之名单独设立的奖项。“科普奖”的出现是对上海繁荣的科普工作的一种肯定。事实上,在历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上海有一批从事和践行科普的科技工作者多次斩获国家奖,如今年揭晓的三个国家奖科普项目,上海就占得其中两席。科普单独设奖后,将进一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让爱科学的精神在上海蔚然成风。

(根据文汇报内容整理)

责任编辑:包咏菲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02e7cd4f7bd0ae513ed8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