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胜利标志“V”的起源_军事历史论文

胜利标志“V”的由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由来论文,标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高举起一只手,将食指与中指分开,形成一个“V”字。 这个表示胜利的动作,今天风靡世界的各个角落。可是,人们往往只知道它来自于英语里“胜利”这个单词Victory的第一个字母, 却不知道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欧各国大部分陷落在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英国成了许多亡国者的避难所。当时,在英国,有个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难民,每天通过电台,以“不列颠上校”的名义向被德国侵占的祖国广播,号召同胞奋起抗击。

1940年末的一个晚上,维克多在广播时突发奇想,要求听到广播的听众在德军占领区内到处书写“V”字,表示人们对正义必胜的信念。 几天之内,无数比利时人响应他的号召走上了街头。城市、乡镇的街道上、墙壁上、车辆上、电线杆上,到处都看到了大大小小、各种方法书写的“V”字。甚至德军营房内军官宿舍的墙上也出现了“V”。

此后,“V”字作为胜利的标志,在德意志强权统治下不胫而走, 传遍了欧洲各地。亲朋好友见面,往往先伸手指显示“V”字, 心照不宣的表示出团结一心、反抗法西斯的决心,一些妇女的胸针也采用了“V”字式样。就连英国的战时首相丘吉尔也爱上了这个标记。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当人们收听广播,就可以听到英国电台不断播出摩斯电报号码三短一长的“V”字音波。

不久,“V”字的浪潮出现在音乐节目里,因为贝多芬的第5交响曲就是胜利交响曲,而罗马字母里的“5”就是“V”。在广播节目中,每当播完第5交响曲,人们就会紧接着听到25种语言的宣传, 要求以各种方式使用“V”字,然后,就会是一首德国歌曲,唱道:我到处漂泊, 永远见不到可爱的妻儿,回不了可爱的家乡。

在“V”字运动的影响下,欧洲反法西斯斗争热浪滚滚。在波兰、 希腊和南斯拉夫等国,游击队几天就能组织起成千上万的人与德军作斗争。以这些反法西斯力量为主体,还形成了“V”字军, 总部就设在伦敦。每到星期五夜间11点钟,“不列颠上校”会从伦敦发出指令,告诉各地分散的游击队谁是奸细。于是,被指为奸细的人,必定很快被暗杀,其尸体上还标有一个大“V”字。“V”字运动的高涨,吓坏了德国法西斯头目。希特勒任命特务头子海德里希专门负责镇压“V”字运动。 但是,几个月后,这个杀人魔王反而死在“V”字军的枪弹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仍然念念不忘“V ”字曾经起到的巨大历史作用,并将这个手势作为胜利的标志流传到各个领域。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1a15e2b16d151e45ac1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