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教材下册的几处不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一论文,下册论文,几处论文,不当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在高一教材下册的教学中,发现有几处欠妥,现提出商榷,希望得到专家、同仁的指正。
一、“外汇”的含义不妥
关于“外汇”的含义,教材106页这样写道:“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显然,这句话指明的只是外汇的职能,它告诉我们,外汇有国际结算的支付职能。但外汇的职能、作用不等于含义。外汇不仅包括外国货币而且包括用外国货币支付的支票、汇票、息票以及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凭证。所以外币是一种货币或支付凭证,外汇含义最终应该落实到货币或凭证上。事实上许多经济学著作正是这样讲的:“外汇指一国对外结算时所使用的外国货币或以外国货币所表示的支付凭证。”
二、“剪刀差”漫画易造成误解
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按照加工程度,所有商品大致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初级产品是指未加工或很少加工的农林牧渔矿产品;工业制成品是指经过加工后的合格产品。就同类商品而言,通常情况下,工业制成品的国际价值,由于经过深加工,比初级产品的国际价值要高,也就是说工业制成品价值与初级产品价值在量上本来就存在差距,而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扩大了这种差距。从一般意义上看,则是“发达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一方面压低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另一方面提高发达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扩大了初级产品价格与工业制成品价格的剪刀差,以此从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身上榨取高额利润”。(教材108页)这其中蕴含着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以相反姿态背离各自价值的情形。而此漫画,给人造成的直接印象(尤其是学生)是:工业制成品的国际价值和初级产品的国际价值是一样的,发达国家使工业制成品价格高于国际价值,使初级产品价格低于国际价值,两者背离同一国际价值形成了剪刀差。我们知道,虽然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价值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劳动的凝结,但毕竟在量上有所不同。而这幅漫画使学生造成了两种产品围绕同一价值相背离的误解,故用此漫画来说明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在教学中教师感到很费力。
三、“贸易顺差”“贸易逆差”“贸易平衡”的概念不严密
教材117页说道:“在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顺差,又叫出超;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逆差,又叫入超。如果进出口总额相等,称为贸易平衡。”这里三个概念的表述不够严密。
教材是教学之本,应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在这三个概念前还是分别加上“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为妥。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262240dede0113c80070b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