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阳城县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县区岩溶水化学特征研究

邢平伟[1]2004年在《阳城县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县区岩溶水化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介绍阳城县区域自然地理概况、地质、水文地质情况,并在综合考虑碳酸盐岩组成矿物、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阳城县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的综合概化模型。其次开发创建阳城县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对县区自然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水资源水环境信息进行的规范、系统、科学管理。进而应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气—水—岩叁相平衡体系中,岩溶水化学分带特征,并对分带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在研究基础上,对阳城县水文地质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进行分带,提出对阳城县水源地利用、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的建议。

马元波[2]2008年在《晋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维护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背景,在分析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空间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不同的区域,揭示每个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手段,其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山西省晋城市的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工程的思想确定研究的技术路线。根据具体问题运用统计学方法、DEM模型处理、遥感解译和GIS等技术,从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叁个子层面的分析,到综合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与问题,使研究的技术方法体系化,形成研究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的技术方法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分异规律,将晋城市分为5个一级区,8个二级区和18个叁级区,并对各生态功能小区作了粗浅的生态建设与环境管理对策分析。针对晋城市的实际情况,在本研究中对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时增加了土壤资源评价、矿产资源评价和固体废弃物评价;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中对晋城市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进行了评价,这里的地质灾害敏感性不同于沿海城市,它主要指由于采矿造成的地表塌陷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方法,在评价因子的选取和分级标准上都与其它研究不同,它更适合于像晋城市这样矿产业发达的内陆地区。本文较为系统的分析了晋城市的生态环境,研究成果为晋城市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也为环境部门的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此外,市级的生态功能区划刚刚起步,区划的方法还不够完善,本研究可以为其它县市的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 阳城县水资源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县区岩溶水化学特征研究[D]. 邢平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04

[2]. 晋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D]. 马元波. 太原理工大学. 2008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29275b01f4f9be0b590d3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