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梨黑星病的感染与防治_健康论文

梨黑星病的侵染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梨黑星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梨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梨树的常发病害。此病由梨黑星菌感染所致,分布普遍,受害梨品质下降。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应加强防治。

一、症状特征 梨黑星病菌主要侵染梨叶、果、新梢、叶柄、果梗、芽鳞和花朵。在芽鳞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和直接发病产生的分生孢子,首先侵染当年生新梢基部,尤其是芽鳞部。受害芽鳞表现不易脱落,开裂枯萎;受害枝梢呈现微隆起的褐色椭圆斑。染病部位产生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其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跟在落叶中越冬的子囊孢子转辗侵染梨树。病株花萼与花托枯萎凋落。叶片感染初期叶背及叶缘呈浅黄色圆斑椭圆斑。病斑可扩展至叶面,病叶变黄枯落。感染叶柄出现黄色椭圆斑,使叶片变红早落。感染幼果初呈边缘不清的黄色圆斑,后凹陷龟裂,致果变形、早落。感染成果仅生黑色近圆斑,肉硬味苦,不耐贮运,容易腐烂。果梗症状与叶柄类似,引起落果或死果。病部均形成黑色霉层。这是梨黑星病的主要症状特征。

幼叶、嫩枝与幼果较易感病。温暖多雨天气发病重。病树树势衰弱。

二、防治方法 1消灭初侵染源 结合冬剪剪除销毁病梢,清扫销毁落叶、落果等病残体。耕翻清洁梨园。发病初始摘除销呈现黑霉的病梢。关键在于消除彻底。2药剂防治 是在清洁梨园基础上的主要防治措施。一般可于病梢初现时5月中旬与6月中旬、6月末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各施药1次,以控制降低侵染发病率。施药时应着重喷洒摘除病梢的部位及其周围。可喷洒1:2:200~240式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甲基硫菌磷、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灭菌威悬浮剂800~1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0%双苯三唑醇乳油1000~2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波尔多液对梨黑星病菌不但杀伤力强而持久,且不形成抗药性。多雨高温时可每隔15天~20天增加喷药1次。为防止梨黑星病菌形成抗药性,内吸杀菌剂与保护剂应交替施用。3加强栽培管理 以增加树势与抗病力,抑制发病。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2ab9436e058bc4ddc85a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