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分配规范函数及其福利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函数论文,收入分配论文,福利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居民贫富差距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学者们对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关注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个是微观层面,即进行个体福利之间的对比;二是宏观层面,即是否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分析。
测度收入差异的关键是估价个人对社会资源的需要程度,各种外在的福利禀赋是构成个人幸福函数的重要变量,确定福利指数的关键在于确定不同福利禀赋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权重。本文选取了财产收入、教育、个人能力以及政府变量作为影响收入分配的福利禀赋,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造收入分配规范函数为UII=K[,i][a](AiHi)[1-a]Gi[1-β]T[-β],其中Ki为财富存量,Hi为人力资本增强型劳动力,Ai为个体生产效率,G为人均公共品支出,T为政府向个体征收的税率,并采用阿特金森指数进行社会福利评价。
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效用与社会分配差异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愈发不公平。其中财产收入效用比指数显著性较高,这表明转轨时期,在打破了按劳分配的单一收入格局后,各种要素如货币、土地、劳动力资本参与到居民收入分配中来,从而加剧了居民收入的不平等。行业差异导致的收入分配差别也非常大,部分垄断行业存在收入过高、垄断福利、就业“遗传”等不正常现象,同时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单位所有制差异、职业差异等因素对个人收入福利的影响也非常显著。此外,居民的教育程度提高与其收入福利提高呈正相关关系,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可以获得较高收益。虽然人均公共品支出指数和税负指数在逐步回归中被剔除,两者并非显著性的因素,但仍然有较高的相关度。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应该在进一步在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严厉制止农村中出现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的行为,约束地方政府对土地的寻租活动。对于城市居民财产差异特别是房产差异问题,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居民购房政策。
第二,政府应当开征收入调节税、加大对三农的投入、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等,减少由于个人能力差别(外在因素造成)导致对居民收入分配的福利损害。
第三,由于教育属于准公共品之一,因此增加对教育的公共投入试政府义不容辞的义务。同时政府应高度重视教育不公引起的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防止教育向精英化、富人化发展,应普及弱势群体的基础性教育。
第四,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开征社会保障税来调节居民收入,改进总体福利。同时,应开征遗产税、物业税等,使居民收入分配倾向公平,改进居民收入的福利效用。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2f3934e153e5e5efcbc7a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