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胡麻斑病症状及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胡麻论文,水稻论文,病症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水稻胡麻斑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谷和病稻草上越冬,次年稻草上的分生孢子借风传播到秧田和大田,由稻苗表皮或气孔侵入。播种病谷,谷壳上潜伏的菌丝能直接侵害幼苗。在水稻整个生长期间,病株上形成的大量分生孢子均可再浸染。 种芽期受害,芽鞘变成褐色,重者枯死;秧苗受害引起苗枯;叶片受害造成叶枯;穗部受害导致千粒重下降及空秕粒增多,影响产量和米质。稻株以叶片受害最普遍,主要在叶片上散生许多如芝麻粒大小的病斑。病斑中央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为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的两端无坏死线,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叶片由叶尖逐渐向下干枯,以至整株枯死。穗茎受害变为褐色或灰褐色,造成枯穗。谷粒早期受害,重者全粒变灰黑色,造成瘪谷。 从叶片症状上来看,稻瘟病表现为:急性型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而后发展为梭形,产生灰绿色水浸状霉层;慢性型病斑最外层呈黄色,稍内为黄褐色,中央为灰白色,形状与急性型基本相似,不同的是不具有灰绿色水浸状霉层;沿叶脉形成褐色坏死线,无轮纹。而胡麻斑病的叶片则表现为:初期病斑为芝麻粒形或稍大椭圆形,浓褐色,病斑外围常有黄色晕圈;老病斑有轮纹,无坏死线和灰绿色水浸状霉层。 从穗部症状来看,稻瘟病表现为:在穗茎处形成暗褐色病斑,湿度高时常产生灰褐色霉层,病部枯死,形成白穗,谷粒褐变少。而胡麻斑病则是穗轴形成褐色条斑,以后包围整个穗轴,穗茎发病一般较稻瘟病要迟,谷粒有暗褐色斑点,无白穗和灰绿色水浸状霉层。 一般由于缺肥水等原因,使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土壤缺肥、缺钾、沙质土、酸性土和长期积水田发病较重。在温度25℃~30℃条件下,只要有短时间的水滴或饱和湿度,即可满足分生孢子的萌发和浸染。 水稻胡麻斑病的防治措施如下: 种子消毒。用强氯精浸种,方法同稻瘟病。 加强肥水管理。对沙质土应多施有机肥,酸性土可施石灰,禾苗生长缺氮要增施氮肥和钾肥或人粪尿、草木灰等。在灌溉方面,水既要勤灌、浅灌,避免长期积水,又要防止缺水受旱而诱发胡麻斑病。 药剂防治。方法同稻瘟病的防治。 联系电话:0431-88600118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68bcf4e30c812900bfb07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