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论交易效率与我国城乡差距_城乡差距论文

论交易效率与中国的城乡差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城乡论文,差距论文,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交易效率视角考察中国的城乡差距是一个可取的理论尝试,它能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城乡差距提供一个较为统一的解释。因为它能够综合考察各国的交通、地理、区位、通信、基础设施等交易效率硬条件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也能考察法律制度、社会诚信、开放程度、人文传统、制度改革等交易效率软条件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为研究不同体制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第二,在交易效率框架内,不同经济体制的差别和经济发展差别就是它们交易效率软条件或硬条件的差别,这样就为如何消除城乡差距和二元结构,选择怎样的改革政策和目标路径提供了十分清晰的政策建议。文章从这一框架出发,先论述我国交易效率结构的特殊性,接着以此为视角对1949年以来我国交易效率与城乡差距的关系进行经验考察,以证明这一框架在分析中国情形时的适用性,并试图为如何消除我国的城乡差距给予政策启示。分析表明,中国的情形具有特殊性,表现为特殊的效率结构对城乡差距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差距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更多地表现为人为的、外生性的城乡差距。

解决办法有:首先,可以继续改善贯通城乡的交通、通信、邮电等基础设施,推动这方面的技术进步,从而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参与生产、交易活动的效率;其次,一系列有利于经济体交易效率提高的制度改革应大力推行,而那些阻碍交易效率提高的旧的制度安排也应破除;最后,一个厉行创新、不懈追求高效制度改革的政府也至关重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在快速实现工业化,保持国家稳定、抵御敌对国家制裁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重新思考过去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调整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交易效率提高的规章制度,这对于消除中国的城乡差距,推动中国的城市化,保证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91f0764b2aa42654b7b5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