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相位”和“图像”_文化论文

“相”与“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相”与“像”读音相同、意义相关,在日常生活中,在学生作文里,这两个字常常混淆。例如:

奶奶请照像师傅照了一张相。

这里“相”和“像”都用错了。把“照相”误作“照像”,把“一张像”误作“一张相”。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关键是没有把握这两个字的确切含义。《辞海》:相,义为貌相,状貌。像,①人物形象的摹写或雕塑;②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具组(透镜、镜、棱镜或它们的组合)后所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的像称为“实像”;由虚光线(即光线在其相反方向上的延长线)会聚而成的称“虚像”。根据《辞海》解释,“照相”不能作“照像”,“一张像”不能作“一张相”。

出现这种错误的第二个原因是没有弄清词的结构。在汉语里,“像”可以构成“画像”、“绣像”等词,“画像”即“画的像”,“绣像”即“绣的像”,都属偏正结构。但许多人把它们误解为动宾结构,以为“画像”即“画相”,“绣像”即“绣相”。因此“相”“像”便混淆不清了。

出现这种错误的第三个原因在于《现代汉语词典》将“像片”误作“相片”的词条(1996年修订版)。根据《辞海》有关“相”“像”二字的解释,“像片”是不能写作“相片”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像”二字的解释,将“像片”写作“相片”也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个词条的影响,人们便由此及彼地演化开去,将“像册”写成“相册”,“像框”写作“相框”。

根据以上分析,长相、手相、看相、照相馆等均作“相”,像章、塑像、绣像、像片等均作“像”。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0e8d2ea90e0a3aacd615a3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