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国企将与外资企业进行资本竞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将与论文,外资企业论文,国企论文,资本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在,大概谁也不会否认2001年是中国的幸运年。在经历了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之后,中国终于在多哈迎来了又一个幸运之神。然而,入世将给我国的国有企业带来的是利好还是利空呢?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史美伦认为: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必须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企业展开竞争,只有改善企业管理,国有企业才能经受并迎接来自全球化和竞争的挑战。
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企业可以与国内企业经营同种业务;国外投资者将通过投资基金向国内市场进行投资;到2004年,国外企业可向国内证券公司进行投资;国内投资者将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必须与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进行资本竞争。
尽管国有企业经过约20年的改革在市场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国有企业可以成为上市公司。但是,由于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是由主要股东(即原主管部门)指定的,这样的改革模式存在一定弊端。目前上市国有企业中常见的主要问题是:国有企业经重组而成为上市公司大多流于形式,并无实质性改进;它们依然执行政府部门的职能,而非真正成为独立的实体;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依然由地方政府任命,他们只对地方政府负责,而不对股东负责;有关部门不愿将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原主管部门)的人员、资金及资产分离开来;主要股东(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存在冲突,等等。这些问题往往给上市公司和小股东带来比较大的危机。中国证监会近期受理的案例显示,目前市场就存在主要股东误用资金;主要股东的欺诈行为;公司透露的信息误导大众;主要股东操纵市场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史美伦日前指出,国有企业前途是否光明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成功地采用现代管理方式,国有企业必须重组,才能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改善企业管理是提高国企竞争力的关键,必须停止政府对企业活动的干预。
对此,中国证监会等有关部门今后将加强对企业管理的改善。这其中包括,自2002年起上市公司要公布季度财务报表;有关方面即将颁布关于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管理方式的核心标准与原则;至2003年6月,董事会中三分之一的成员必须是独立董事;五年内,发展大批关键的独立董事;取消政府对企业运营的干预,严格区分所有权与经营权;培养董事的责任感和信用度;通过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企业管理意识;建立重组管理报酬体制,创建激励机制和业绩评估机制。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1031d40d4ac42b8da3e3525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