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小心培育中药材_中药材论文

慎种中药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药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中药材教研组的王康才和周力良两位副教授多次告诫记者,不要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这是因为中药材不是必需消费品,需求量很不稳定。种得好,卖得掉,那中药材是宝,卖不掉那就是草,甚至还不如草。有人说,也有许多地区的农民靠种植中药材发了财,如安徽金寨县种灵芝,山东平邑县种金银花,江苏省的射阳县洋马镇,农民种药材走上了致富路。应该看到这些地方发展中药材生产,是把中药材当做一项产业来抓,从上到下认识一致,因此种出了规模,种出了名气,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前来购买。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从引种到种植、收购、销售、加工等一条链式发展体系,农民只管种植不愁销路,这样野草也就成了金条。而一家一户种植就不同了,缺技术、没销路,上不了规模,摇钱树也会成苦菜花。

至于药枣,又名枣皮、山茱萸。多年生木本,以果肉入药。野生药枣分布在陕西、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地。这个品种的市场行情在近几年经历过一番大起大落,在10年前曾达到300元/公斤的天价,从而极大地刺激了药农种植药枣的积极性,面积急剧扩张。随着枣皮货源的增多,销价一落千丈,1994~1998年间跌至谷底,仅16元/公斤。价贱伤农,大批的药枣林被毁。但从1999年末,药枣价格节节攀升,由65元/公斤飚升至140元/公斤,涨幅高达120%,市场上仍是供不应求,到目前价格还在上升,已达到150~160元/公斤。

但需要提醒的是,药枣从种植挂果约需8年,药材行情此一时彼一时,切忌一哄而上,否则将导致新一轮的药枣烂市,结果受伤的还是农民自己。

联系电话:025-4390278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128df8f983c5e4c0cfb873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