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的探索与实践论文_马保恩

山东省肥城市陶阳矿学校 271600

在现代课堂教学改革中,大多数人过多地关注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而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不去关注或忽略,尤其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怎样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观察的学生情况进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没有过多关注,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本文试图通过研究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行为的观察(本文称为数学教学观察)这样一个教学改革的新视角,进一步探索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和新创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所谓数学教学观察,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授课行为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寻找出一定的规律并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提供帮助,以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观察。数学教学观察包括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观察、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对学生情绪状态的观察、对学生所学知识接受程度状况的观察,以及对学生所学知识满意程度的观察等。数学教学观察既然是一种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的教学工具,那应该怎样利用好这样一种工具更好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呢?

一、要强化数学教学观察意识,真正理解数学教学观察的现实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那我们就要不断地观察在我们授课过程中学生是否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积极自我表现的欲望和想法。如果没有应怎样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怎样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的兴趣。这既是数学教师课前应该想到的,更应该是课中随时观察并及时调整的。

二、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观察时应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

在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时我们应该遵循数学这门学科的规律和特点,突出观察学生内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课不像语文课那样激情澎湃,观察数学课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主要应观察学生是否在积极地动脑思索、用心理解。

三、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观察,还要及时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有些老师的课堂在导入环节是能很好地设计情境导入环节,课堂中间学生的思维有时处于消极状态,这时就要及时进行教学观察,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来,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自己的课堂顺利进行下去。

论文作者:马保恩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14a00792c848fa72297111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