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危害与诊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吸虫论文,牛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病原及危害
肝片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肝脏和胆,达到一定数量时,患畜就会呈现急性或慢性肝炎或胆管炎,急性病例多数死亡,慢性病例常继发消化和代谢紊乱,表现为营养障碍、体质极度消瘦。畜产品如毛、肉、奶等质量和数量明显下降,役畜的使役力降低。
症状
1.急性 初期患畜体温升高,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行动迟缓,放牧时落群。叩诊,肝实音区增大,敏感性增加,用拳头抵压肝区有疼痛反射。随着虫体生长,患畜迅速消瘦,容易疲劳,贫血加剧,粘膜发白,被毛无光泽,且容易脱落,眼睑、下颌、胸部及腹部出现水肿,血液检查,可见红血球下降至3~4百万,同时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撞东西,头顶墙壁站立不动,或沿着墙壁行走。当病情进一步恶化到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时,患畜高度衰竭和急性肝炎而死亡。
2.慢性 以消瘦、贫血、粘膜苍白、眼睑、胸腹部下面部分浮肿等为主要特征,由于患畜机体机能遭受破坏,浮肿日见加重,胸腹腔积水,被毛无光泽,有的部位被毛脱落,食欲减退或废绝,叩诊肝区,实音区增大,最后因虚弱而死亡。
诊断
可根据临床症状,虫卵检查,死后剖检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后确诊。肝片吸虫虫卵呈金黄色、长卵圆形、卵壳薄,一端有卵盖,卵内充满许多卵黄细胞。检查时注意,前后盘吸虫的虫卵形态和大小相似肝片吸虫虫卵,但呈灰白色,卵壳内卵黄细胞不及肝片吸虫的充满。
死后剖检,慢性病例可见肝脏部分萎缩,胆囊膨大,肝脏表面呈黄白条索状,手触之坚硬,切开肝脏可见从胆管断端流出的黄绿色的污秽液体和虫体。个别病例可见到胆管壁及管腔内有钙盐沉着。急性病例肝脏肿大充血,透过被膜可见到许多不同方向幼虫穿过肝实质的虫道,虫道切开后可见到小虫体。
治疗
常用药物很多,介绍以下几种:
1.四氯化碳 牛每100公斤用2.5~5毫升,成年羊用2毫升,半岁~1岁 用1毫升。臀部肌肉注射。
2.硝氯酚 每公斤体重3~5毫克。内服。
3.丙硫苯咪唑 每公斤体重5~20毫克,内服。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16e65417041231300e8d9d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