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小而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董事会论文,小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今的公司董事会结构可能存在一个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规模太大了,其成员冗杂且相关经验不足,又太过强调规章程序,导致董事会效率低下。或许,由一小群相关经验丰富而且时间充裕的人来组成小规模董事会,对公司而言是最有效也最有用的。
首先,关于董事会的规模。2009年S&P 500公司的董事会平均规模约为11人。在这个大群体中,董事很容易陷入心理学上称之“社会性懈怠”的状态,即董事对自己的责任产生松懈感,指望他人引领董事会行动。心理学家指出,在决策方面,6或7人的团队最为有效。这种规模的团队能使每个成员都为团队的行动负起责任,行动更为果断。
其次,关于董事的行业相关经验。每个董事会都需要一位通才来为大家提供广阔的视野,以及一名会计专家来负责审计委员会。同时,其余董事都应具备与公司主要业务相关的经验——此时,职业董事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最后,关于董事应花费的时间。大多董事会每隔一个月召开一次董事见面会议,间隔期偶尔会举行电话会议。仅仅用这点时间,董事会显然无法真正掌握跨国经营的大型公司的最新情况。在董事会会议的间隔期,作为一名有效的外部董事,其至少每个月都应该花两天时间在公司业务上。由此观之,独立董事服务的上市公司数量不应超过两家。
该模式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银行监管机构可以“安全稳健”为名,强制要求陷入困境的银行选择职业董事;第二,维权股东可以携手合作,向业绩不佳的公司施加压力,令其采用这种模式;第三,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会也许乐意尝试,看看其效果如何。
最后有一点必须指出,监管者、投资者与董事们应当认识到,公司董事会并不需要更多的规章程序,其需要的是更多视服务于董事会为主业而非嗜好或者副业的专业董事。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1c61eb6b0e21b8995b9e83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