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结论和结果_温州论文

结论与结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段时间以来,针对中国商人的恶意攻击事件时常见诸报端,不是在西班牙的仓库被人焚烧,就是位于莫斯科的华人商场被查抄。此外,在意大利、菲律宾、尼日利亚等地,都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在这些事件中,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些被攻击的中国商人中80%以上都来自温州。

于是,有人说以低成本为核心的“温州模式”走到头了,因为低成本模式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听上去,这确实有点道理。在浙江本省,随着以宁波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和以杭州为代表的IT等高技术产业发展,两地经济高速增长,而以电气机械、服装鞋帽、皮革羽绒等行业为代表的温州经济增长则明显放缓。

“温州模式”将要消失的结论成立吗?

其实,“温州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人人都想当老板。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遍地开花,但真正做大做强的并不多见。而这被视为温州的地域特点,很难改变。

8年前,5家名不见经传的服装厂决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的服装集团,以增强总体竞争力。当时,人们对这种创新的举动疑虑重重。8年过去了,现在这个集团不但没有像某些人想像的那样“迅速夭折”,而是像美特斯邦威等少数几个从作坊工厂的丛林中冲出来的品牌企业一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年产值数十亿元,拥有多个高端品牌的著名服装企业,这个企业就是在全国都有一定名气的报喜鸟集团。

当然,类似于报喜鸟集团这样“背叛本性”的事情还不多见,因为很多温州企业所在产业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重组、合并的那个阶段;具有超前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并不多见,而能把战略执行到底的企业家更少。但这至少证明,温州人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有弹性的,能够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甚至提前做出调整。

报喜鸟集团的例子说明,在变化的市场环境面前,温州企业家也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无论多么经典的理论总结,都是来源于实践并滞后于实践中产生的结果。当结论与结果发生冲突时,要调整的不是结果,而是结论。能决定“温州模式”会不会消失的,不是任何人做出的结论,而是温州经济发展的实际结果。

不过,温州企业家应该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低成本”一种竞争优势获得增长的潜力,已经接近了极限。未来,企业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如何融入产业重组的大潮中,将是温州企业能否存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1c9fefea8bcbed97231bd8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