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淡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手段,货币政策似乎正以更积极的姿态与财政政策争抢风头。
央行行长戴相龙在上周末结束的分行行长会议上表示,今年后几个月将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扩大货币供应量。全年广义货币M2将增长14%,比年初预定目标调高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增长13%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超过13000亿元。
此前,戴行长还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鼓励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等。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后走向的猜测。
与之相联系,财政部长项怀诚近期的几次讲话更值得关注。继4月中旬公开披露积极财政政策将逐步淡出之后,在上周北京举行的一个国际论坛上,项财长再次重申了这一政策取向。同3月份“两会”时更强调坚持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相比,这样的表述多少发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进入第五个年头,经济学界关于此项政策是否可以功成身退的争论明显多了起来。尽管多数人对积极财政不能成为一项长期政策并无异议,但至于它该何时淡出、现在该不该淡出,人们的看法却不尽一致。
主张继续执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一方认为,中国经济形势目前虽已见底,但还没有出现根本好转,投资、消费仍然低迷,出口不敢掉以轻心,此时中止积极财政政策将使刺激经济的前功尽弃。反对方的主要理由是,连续几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对这一政策的过分依赖,造成国家债务负担过重;而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已为积极财政的淡出创造了条件。
这场争论短期内恐怕还不会停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决策层目前确定的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间表大概在“十五”后期,也就是说,这一政策还要继续实行两三年。
不过,按照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结构调整的要求,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和方式将与前几年有明显不同,即在缩减规模的同时,由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向以转移支付为主转变,主要用于城乡居民最低收入保障、补充社保基金等。也有一些学者建议采取减税这样“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但高层基本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此消必然彼长,与财政政策的结构性调整相呼应,在宏观经济政策总体态势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政策的走势将更趋积极,并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近日值得圈点的财经事件还有:5月25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114名从业者告别了其职业生涯———他们是四大银行500多亿元呆滞账的直接责任人。据悉,这是四大银行迄今为止最严厉的一次人事行政处罚,而且接踵而来的将是更加集中的呆坏账整顿。与此同时,在北京,“中科创操纵股价案”已被法院受理,估计将会有人受到刑事处罚。一场前所未有的“监管风暴”正在金融领域刮起。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2571b4042e9f4c524c1b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