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康晓光胡鞍钢提出——扶贫应扶贫困人口而非地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鞍钢论文,而非论文,贫困人口论文,学者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报讯(记者张碧涌)在前不久于北京召开的“西南地区扶贫开发研讨会”上,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青年学者康晓光、胡鞍钢提出,90年代我国扶贫工作应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
据悉,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目前已减少到8000万,只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8.87%。康晓光、胡鞍钢在报告中认为,90年代我国扶贫工作应由道义性扶贫向制度性扶贫转变,由救济性扶贫向开发性扶贫转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应由扶持贫困地区向扶持贫困人口转变,也就是说,国家扶贫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不应是贫困地区的各级政府,而应是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
80年代,我国扶贫工作的对象是贫困县。中央和省级政府按照“公平原则”将扶贫资金分配给各个贫困县,但各个贫困县却是按照“效率原则”使用和分配这笔资金的。这种扶贫资金使用方式对于贫困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特别是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但对于贫困地区特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改善却收效甚微。这是因为,一、绝大多数扶贫资金都是以贴息贷款的形式发放的,特贫户由于还贷能力差而难以找到担保,因此,无法得到这笔资金;二、能够使绝大多数特贫人口受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项目,由于还贷周期长、比较效益低很难得到资助;三、由各级地方政府充当投资主体的加工业绝大多数都是按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经营的,人称“二国营”,经济效益极差,而且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绝大多数被各类“强势人群”所占有,特贫人口根本无法分享工业化的利益。
两位青年学者认为,以绝对贫困人口为对象的“反贫困”战略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为贫困人口提供经济机会,使他们仅有的经济资源——劳动力能够用于生产建设,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解决温饱问题;二、为贫困人口提供基本的社会服务,特别是初等教育、职业培训、初级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通过提高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来提高他们利用经济机会、竞争就业岗位的能力;三、为贫困人口建立社会安全保障网络,使那些因丧失劳动能力、因不可抗拒的自然或社会灾难而暂时地或永久地陷入贫困状态中的人的基本需求得到保证。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2648ae31175400cd6a95e9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