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的智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上帝为了考量人性,在一群乞丐中间布置了一顿特殊的晚餐———丰盛的美味佳肴全部“集成”在一个硕大无比的铁桶里。乞丐们为了最快地得到美味,围着铁桶抢夺勺子“探桶取食”,要命的是,三尺多长的勺柄任凭乞丐们怎样摆弄都难以将食物送到自己的嘴边。在左右为难之际,其中的一个将盛着食物的勺子伸到了对面的同伴嘴边,吃到食物的同伴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对方。见此情景的其他乞丐纷纷仿效……
“伸手”,乞丐们便顺利达到摄取食物的共同目的。“伸手”的智慧之光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改变“只想到自己”和“凡事一定要满足自己在先”这两种思维方式。要实现既定目标,一己之力不能及时,要善于借助同伴之手,甚至是“对手”的力量。“伸手”的智慧与勇气值得称道!但深而思之,“伸手”之时,为什么要选择在左右为难之际?看到硕大无比的铁桶,在拿到三尺长勺之前,如果能想到“伸手”,何至于忍饥挨饿?由此看来,手执长勺之前就有“伸手”的胸怀尤为可敬。
此事让人想起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捷克著名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说过的话。这句古老的希伯来格言让我们领略了上帝对人的认识与希望。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不断反思自身的弱点并努力去发现人性中美丽的光芒时,上帝才会发出如此喜悦的笑声!这其中似乎也包含着他对人性的意识认可和秉性判断!或许人类停止思考,上帝就会震怒。思考源于智慧,上帝往往青睐有头脑的人。乞丐们“伸手”让人看到了合作的力量,更让人领悟到了合作的胸怀与智慧。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将世界紧密联结在一起的背景下,企业孤立经营的传统格局正在被逐渐打破,企业靠单一的批量生产或规模经营已不再能获得长期利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其他相关群体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日益密切。有世界经济专家因此坦言,如今的企业正在进入一个利益共享的合作竞争时代。
我们看到,一个企业在长期的市场行为中都会形成一些独特资源,如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力等,这些使企业自身具备了不可替代性而生存、发展。但市场的实际情况是知识创新的速度在加快,新技术出现的周期在缩短,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在提速……
这些存在因素影响、推动着企业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种态势下,一些经济学者开诚布公:企业原有的一些优势很容易变成包袱,甚至成为企业进入新一发展阶段或领域的障碍。规避的途径之一就是,广而“伸手”!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2c9e419e0e37c10ffd358b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