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克思到邓小平:谈谈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方法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马克思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展趋势及其前景,目前人们的认识和评价还很不一致,这归根到底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不同。要认清全球化的实质,需要坚持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本性要求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国内外诸多学者已经指出: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从生产力角度考察,使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世界市场而生产。从生产关系角度考察,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商业资本的全球化、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产业资本的全球化。不论在哪一阶段,资本关系向全球扩张这个实质并没有改变。马克思通过“资本要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不但预见到了资本全球化的趋势,而且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揭示了资本全球化的根源。通过将自身矛盾普遍化来克服自身的矛盾,这是马克思揭示的商品关系和资本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即资本全球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的过程,是发达国家向国外输出经济危机,摆脱困境的主要手段。邓小平认为“东西南北问题”是最大的全球性问题。全球化所引起的矛盾是多重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种矛盾,就是根源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民族间的冲突。邓小平在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这里实际上提出了观察当代全球性问题的“两个角度”即“一个是政治角度,一个是经济角度”。资本主义在全球的统治似乎是永恒的,但这是违背历史辩证法的,邓小平在80年代就指出,南北关系问题是资本主义矛盾在当代最突出的表现。客观存在的矛盾是不会自动消除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不可能靠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得到解决。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面前,不是如何单纯“顺应”全球化的问题,而是要以历史过程的主体的积极姿态“参与”这个客观进程,变被动为主动,千方百计地“利用资本去消灭资本”,这才是社会主义的前途所在。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2ff8c6893db5ceecc80d4e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