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学习贯彻邓小平法制思想,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邓小平法律思想学术讨论会摘要--兼论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及其价值_邓小平理论论文

学习贯彻邓小平法制思想 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邓小平法制思想研讨会”发言摘要——邓小平的民主法制理论及其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制论文,思想论文,依法治国论文,方略论文,学习贯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实践需要时间的验证。随着时间的流逝,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越来越显示出深厚久远的价值。

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最大的贡献是提出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思想,用现代政治学和法学理论进行概括,就是民主与法治。这一理论借鉴了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成果,包括西方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以及我们自己的实践,特别是继承总结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民主理论的正确方面。

一、邓小平把民主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鲜明地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意味着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方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之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这一政治价值的重新思考和认识的飞跃,从而使民主真正成为我国坚持不懈的社会发展目标体系,成为现代化的构成要件。

二、如何实现民主?邓小平的回答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里强调的是法治对民主的重要性。法治同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之一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化”不仅仅只是静态的法律制度规定,而且是一种动态化的现实要求,一种民主法治化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法治社会的标志。

三、小平同志民主法制理论的核心和焦点是“制度化”。小平对制度的重要性强调得非常厉害:“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的思想作风有关,但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他之前没有人将制度化提升到这样一个高度。这是防止“人治”、“一言堂”、“个人专断”的有力武器。

四、在处理党和法律的关系上,小平同志鲜明提出了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政治原则。这一命题有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更重要地是符合现代法治社会在处理政党和法律关系上的民主趋势,是建立民主制国家、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服从宪法和法律这样一个思路,党又在这样的范围内活动,应该说是符合应然的问题。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34795176ffd3b015f595dc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