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_白粉病论文

黄瓜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白粉病论文,黄瓜论文,生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瓜白粉病是黄瓜的一种常见病,一般在生长后期发生严重。但如果有菌源存在或在条件较为特殊的情况下,则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

      症状识别 白粉病为真菌病害,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叶柄及茎。叶片染病,首先在叶片长出稀疏的菌丝,然后菌丝不断生长,病部变黄。严重时病斑连片,整个叶片黄化、干枯。叶背面也可被感染而形成病斑。后期病叶片上有时可见褐色小点,为未发育成熟的病菌的有性世代——闭囊壳。闭囊壳在枯死的叶片上成熟,成暗褐色。叶柄受害,在叶柄上形成近圆形病斑,病部长有菌丝,后期形成菌落,严重时叶柄布满白粉。茎部受害症状与叶柄相似。白粉病在抗病、病感材料上的症状表现也有明显不同,抗病材料上病部菌丝稀疏,不形成明显的菌落,子实层薄,病斑少;病感材料病部菌落明显,子实层厚,病斑多且容易愈合成大病斑。

      发病条件 白粉病病菌多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壳在病株残体或杂草上越冬。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但不能超过30摄氏度。湿度大,温度为16摄氏度至24摄氏度时,此病最容易发生。病菌靠气流传播,条件适宜时,反复侵染,扩大危害。白粉病病菌的寿命极短,在26摄氏度时仅能成活9个小时,30摄氏度以上即失去活力,可根据此特点进行高温闷棚灭菌。

      防治方法 首先选用抗病品种。目前的主栽品种除密刺类黄瓜感白粉病外,大多数杂交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较强。其次进行高温闷棚和药剂防治。在白粉病多发的棚室,于定植前每100平方米用250克硫酸加500克锯末混匀,点燃熏一夜;也可于白粉病发生前及初发期用45%百菌清烟剂熏棚:白粉病发生后可采用杀菌剂进行防治,常用有效药剂有:50%硫磺悬浮剂250倍至300倍液,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至2000倍液等。

      联系电话:0991-3662907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34a58c37b7e8e9568a8b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