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碳化转型的政策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发展如何转向低碳化?有些国家提出碳中和、碳平衡的目标,显然这样的目标对中国现阶段来说不适合。因为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突然转向完全不依赖化石燃料的经济发展模式。走低碳化道路要从哪些产业、哪些地区做起?目前可能很难清晰地判断,但中国至少有几个“无悔的政策选择”。
第一,节能减排。中国发展很快,但整体上效率不高,在节能减排特别是能源效率改进方面有很大空间。潜力如何变为现实?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力推行需求方管理政策。所谓需求方管理,是说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一定会带来最终产品生产流程的变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合适的价格政策等,让大家认识到能源是一种值得珍惜的产品或服务,提高节能意识。
除了政策制度,节能减排也应考虑运用市场化手段。制定规划时,除了考虑目标的确定、责任的分配,也要考虑责任以什么方式去实现。刚性目标是需要的,但也要允许在实现方式上有一些弹性。能否照顾到区域性、行业性的差异,甚至的企业的差异,给它们一点灵活性,而不是搞一刀切?此外,中国的重化工业在一段时间之内肯定不会发展。但重化工业并不意味着重污染和高能源消耗,我们要考虑如何把环境准入制度纳入到这些区域发展和行业政策当中。
第二,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国空气污染很严重,这与我们现在的能源结构有关。鼓励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既是对现有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是为应对单一能源结构带来的安全隐患。再加上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全球将有很大发展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如果现在还不努力开发, 在未来新一轮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就很难掌握主动。中国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和准备,已经拥有较好的新能源技术基础,这时政府如果采取一些激励性措施,对于相关行业、企业的投资都会有很大促进。同时,一些新能源技术从某个角度来看可能是好的,但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则未必。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作用,进行全面考量。
总之,一要目标清楚;二要非常理性、谨慎地进行选择,制定实施步骤,并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和回顾,及时调整。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373227f5040b3a3af6dbc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