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导语的设计论文_孙敏

孙 敏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张庄小学 277200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开场白显得尤为重要。一个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的导入语,它的艺术魅力往往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牢牢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导语设计 教学

所谓“导语设计”是指教师在开始讲课时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的或新颖别致或精彩纷呈的开场白,其目的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把他们的目光吸引到课堂上,从而点亮他们探索知识的心灵之灯。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导语呢?下面根据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入旧知识,温故知新。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借旧知导入就是以学生已学的知识为基础,从而引出新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在思想内容、表现手法、题材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处,教师提供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温故而知新,连贯自然,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做了铺垫,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接受新知识水到渠成。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

二、采用问题,巧立悬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问题导入就是指在教学开始以“设疑”作为学习的先导,编拟符合学生思维规律同时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处于心求通但是不解、急欲言但是不能的“愤”、“悱”状态,以此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认知兴趣。

三、多媒体教具导入,引人入胜。教师运用多媒体、幻灯片、图片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把某种情形、某种状态、某种影像、某种声音表现出来,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使他们一开始接触新课文时就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产生共鸣,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故事导入,调动氛围。故事导入是指教师利用学生普遍爱听故事、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从故事中获得所要教育的思想的一种导入方法。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法之一。

好的开头犹如高妙的棋手下棋,第一着棋就能为全局的胜利奠定基础。我们教师可以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切不可机械模仿、千篇一律;更要考虑施教对象的身心、知识、阅历等多种因素。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坚持在导语设计这门艺术上痛下苦功、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使导语这朵瑰丽的鲜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地上怒放。

论文作者:孙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6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3800057b317674c960dbfe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