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具有开拓性的著作——介绍《劳动关系#183;劳动者#183;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一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者论文,一书论文,劳动关系论文,当代中国论文,著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常凯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一书,是我国第一次出版的对于当代中国劳动问题进行全面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专著,是以中国工运学院一批中青年学者为主体的劳动关系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问题愈来愈突出,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亿万劳动者极为关注并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进行综合的理论分析与说明。该书的作者,运用多学科方法,援引了大量的数据和实例,通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对比研究,对于如何分析和把握我国目前的劳动问题的现状、特点、发展趋势及其解决的对策,分21个专题进行了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与分析,认为劳动关系、劳动者和劳权是构成劳动问题的三个基本层次和内容,其中劳动关系为基础,劳动者为主体,劳权为核心。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政策理论观点和学术见解,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 )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最本质特点是市场化,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阶段,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表现为过渡性,非公有制企业表现为不规范的市场化,因此就总体而言,劳动关系在构成、运行和关系处理以及双方力量对比上呈不均衡状态,表现为劳动者的地位、作用和权益得不到有效的实现和保障,这是引发中国劳动问题的深层的社会原因;(2)劳动者首先是国家和社会的劳动者, 同时又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而劳动者地位与权利的实现,是其主人翁地位和权利实现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充分考虑劳动者的利益与要求,那种以牺牲劳动者利益为代价的做法是不足取、不现实的;(3 )劳权即劳动者权益,它与产权、经营权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鼎足而立的三个基本的社会经济权利,要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仅仅注意产权和经营权的解决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在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法律关系中劳权的实现与保障。此外,该书对建立和实施劳动关系协调体系的国际通行的“三方原则”、建立劳动法律体制、实施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坚持与完善劳动者的民主参与、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加强劳动行政管理和监察制度等,进行了详尽、具体的论证。
该书的出版,在国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响。日本国际劳工问题研究所所长户冢秀夫教授认为,该书“是今日中国关于劳动关系研究的最新的开拓性的著作,表明中国学术界在中国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相当的业绩”。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393c5f465926b8f01b3a83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