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在农村实施的阻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阻力论文,新课改论文,在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落后的教育理念阻碍新课改的推行
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新课改所倡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种崭新的教育理念和长期以来在农村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和“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不相一致,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遭到重重抵触。作为推行新课改的主体——农村教师,旧有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接受新的教育观念。这些因素的存在将长期影响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能否在农村普及。
二、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是制约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
我国农村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很难达到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必然使新课改在推行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具体表现为:农村教师学历结构、层次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农村教师参与课程的能力不强。
三、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设施对新课改的支撑
农村学校的现实条件和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对教学条件提出的要求极不相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推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谈何容易?
四、课程标准本身缺失关怀农村的价值取向
新课改虽然顺应了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思潮的要求,但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取向”,无形中漠视了农村的现状,使农村在新课改中被边缘化。一味盲目强调农村向城市看齐,无视农村和城市在教育环境、课程资源上的巨大差别,必定使新课改在农村的活力大打折扣。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39fa1f4b73bd73e9a9fb8c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