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基于供需弹性的原料奶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_供求理论论文

基于供求弹性角度的原料奶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弹性论文,角度论文,原料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原料奶生产环节的较大波动是影响奶农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利用那拉维模型和消费者需求理论分别构建了原料奶的供给和需求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国奶业年鉴》等提供的相关数据从弹性的角度对影响原料奶市场波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料奶收购价格的波动周期为4年,且长期供给价格弹性远远大于需求价格弹性。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方或卖方离开市场的意愿。原料奶供给价格弹性大意味着:在奶牛养殖行业利润极低的情况下,养殖者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选择养猪、养鸡等。原料奶需求价格弹性小意味着:乳品加工企业由于大量进口奶粉的存在,降低了对原料奶的依赖程度。因此,当奶牛养殖效益下滑时,养殖者比乳品加工企业更愿意离开奶业,但是,养殖者的生产业务转换成本较高,养殖环节的较大波动将严重损害养殖者的切身利益。

根据税收分摊理论,当原料奶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时,税收就应主要落在乳品加工企业身上。这个理论是建立在养殖者可以自主定价的基础上的,但是,现实是乳品加工企业处于产业链条的强势地位,养殖者无法自主定价。在此种大环境下,政府只能采取免税和加大补贴力度等手段稳定奶牛养殖者的收益,这样反而会更加促进原料奶产量的稳定增长,养殖者仍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一方面,除鼓励奶牛养殖者成立合作经济组织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外,政府更应该加强宏观预测的科学性,以引导奶牛养殖者合理进行原料奶生产,并实施价格干预制度,以保护养殖者的基本利益;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协会还应继续努力培育乳品消费群体,从消费源头上真正拉动奶业稳定增长。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05b60d844cc459c3e05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