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青花菜黑腐病防控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花论文,防控论文,大棚论文,措施论文,菜黑腐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青花菜种植面积大,但大多露地种植,大棚栽培的不多,主要是大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尤其是黑腐病易发生,发病田块轻者减产,严重时可能绝收。
黑腐病在青花菜幼苗期至成株期均会发生。幼苗发病,子叶是水浸状,后迅速枯死,或蔓延至真叶。成株期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先从叶缘发病,后向内扩展形成“V”字形枯斑。病斑黄褐色,边缘淡黄色。根部受害,维管束变黑,内部下腐,以至全株萎蔫死亡。花球发病,从球面一点病斑逐渐扩散,严重时整个花球发黑腐烂。
青花菜黑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通过病株、肥料、风雨或农具传播。一般种子带菌、肥水管理不当、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害虫猖獗等情况下易发病。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病菌生长温度为5℃~39℃,适温25℃~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特别是叶片结露,叶缘吐水,有利于病菌侵入。大棚栽培青花菜,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更有利于黑腐病发生。结球期大棚膜上的水滴滴在花蕾上,很容易引起黑腐病发生。
黑腐病发生重的田块,应在选用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一是深翻晒上,做畦栽培。二是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植株健壮。移栽时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三是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首先做好苗床管理工作。早春栽培时温度较低,注意苗床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其他栽培方式育苗期温度较高,尤其是冬青花菜栽培育苗时间为8月中下旬,应注意降低温度,在苗床上加盖遮阳网。其次做好移栽后管理工作。移栽后一般隔7~10天浇水一次,现蕾后需大肥大水,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每次浇水后大量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大棚内的温度超过25℃时也要及时通风。一般晴天上午8时后揭开大棚门通风,9时后揭开大棚两边的裙膜通风,傍晚前后再全部覆盖。蕾期可在傍晚前用青花菜上部叶片遮盖住花蕾,防止早晨大棚膜上的水滴滴到花蕾上,引起黑腐病。上午大棚膜上无水滴时,将遮盖的叶片移开。同时应避免过旱过涝,及时摘除初期病叶,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
药剂防治青花菜黑腐病,一般从出苗开始每隔10天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5克,加水13公斤喷雾预防,整个生育期需防治10次左右。
联系电话:025-84390278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2ad46da3b003a5df96256d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