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迁移从“奔向殖民地”到“潮涌美利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利坚论文,殖民地论文,人口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以前,人类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长,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地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
两次世界大战阻滞了正常的国际人口迁移,然而战争一结束,国际人口迁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政治性的国际迁移急剧增加。战后欧洲重新划定国家边界,使东欧各国都因国界变动而有人口互相迁入迁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分治,形成亚洲人口最大的一次国际迁移;在取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原来的殖民者被迫遣返人口回国。
其次,国际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美洲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大批欧洲人从殖民地返回故里。欧洲战后较快的经济发展和减轻了的人口压力使人口迁出也日益减少,造成该地区由人口迁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第三,美国仍是主要的人口迁入地,但迁入人口来源结构发生变化。欧洲移民减少,拉丁美洲成为移入人口主要来源地,70年代后亚洲移民人数超过了欧洲。
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一反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向落后的殖民地迁移的现象,变为大多是穷国向富国迁移,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的影响。
对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发达国家来说,迁入人口弥补了其劳动力的不足,具有专门技能的移民既带来了他国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又为迁入国节约了教育费用。对于人口增长率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人口的迁出虽然减轻了本国的人口压力,但由于这些人不是一般的劳动力,而是科技人员、专业人员,是人才,大笔培育费造就的高素质劳动力被外国利用,这无疑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损失。
大工业的发展使经济增长不再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扩张,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国际竞争在一定情况下就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制止由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现象,是目前国际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问题。(编者辑)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445c7a61bb42efb3ee225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