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为什么水禽游得好_科普论文

水禽为何善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英国《自然》科学周刊的一篇研究报告说,长着蹼掌的水禽游动时,用的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双划推动方法。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水禽在游动或潜水时用的只是单一的划水方式。

这是一种“由阻力产生的推动力”,换句话说,就是蹼掌向后蹬时产生的动力,就像船桨推开水的阻力时产生动力一样。

但是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水禽在后蹬的动作结束时如何能保证前行的动力?

不管怎么说,如果脚掌只做前后摆动一个来回的动作,当水禽把脚掌收到前方并开始下一次划水动作时,大部分向前的动力将消失。这意味着水禽要保持游动,就必须以相当大的速度划水,但是实际上它们划水的速度要慢得多。

瑞典研究人员在水下拍摄鸬鹚的划水动作,结果显示了水禽是如何实现保持动力的同时还能增加动力的。它们利用的是在脚掌来回摆动的一个循环中将腿抬到一个关键部位时产生的向上推动力。

连续的镜头显示,水鸟开始划水时,方向是与水流平行的。

然后它的双腿往回收,与水流方向相交,这有助于在蹼掌的后缘制造出微小的旋涡。

在划水行将结束、蹼掌与身体平行时,这些足够强大的旋涡提供了向前和向上的推力。

水禽脚掌的三角形形状绝非偶然,是它们为找到一种有效的推进形式而经过数千年进化的结果。

伊淼摘自《参考消息》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5611c155f811c5b1274ae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