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做个企业社会投资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做个论文,试着论文,社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国外出现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企业社会投资。企业社会投资不一定是企业家去做,它的重点是用企业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企业社会投资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它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目标;第二,他又要有一定的利润。也就是说,企业社会投资是用企业的架构、市场的方式,大规模、高效率地解决社会贫困问题,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
所谓企业社会投资,就是用企业运作的方式,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投资、运营大规模的社会化资本,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利润,一般要达到社会平均利润,起码比存银行的利息高。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一般说来,企业家们可以拿出它收入的1%到2%另起炉灶,自己来做社会投资,也可以委托别人去做。
这种企业社会投资跟一般企业投资最大的区别在于,普通企业投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企业社会投资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利润只是手段。
它跟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不同。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指企业运行的时候,要对员工和社会负责,不损害公众利益。比如要注意环保,给员工劳保等。而企业社会投资是以企业的方式做一件公益事业,并不是企业运行的时候严守社会责任。
它跟政府投资也不同。政府投资也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但用的是财政拨款。企业社会投资是用企业方式、市场化方式。政府投资一般不要求明确回报,而企业社会投资是需要回报的。
它跟慈善事业也不一样。慈善事业是针对最贫困的、最弱势的那些人。企业社会投资并不一定针对最贫困的人,它实现的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效益,所帮的穷人不一定是最穷的。所以企业社会投资跟一般的各种各样的投资都有所不同。
据报道,中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2002年,中国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而2003年美国人均私人捐款828.7美元,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比为1∶38,人均慈善捐款相比为1∶73。这些数据让人震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是因为中国人没有爱心吗?不是。首先,中国的经济还很落后,我们的企业家也刚刚富起来,跟美国不能比。另一方面,由于慈善机构的诚信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配套等问题,很多企业家可能觉得慈善捐款解决不了问题,不能达到自己认同的目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社会投资起码是值得企业家去探索的一件事情,可能也是一些企业家们在黑暗中摸索的、很想做又不知道怎么去做的一件事情。这种投资有些国内企业家已经在做,比如在阿拉善,一批企业家用企业的方法拿出钱来做环保事业,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社会投资,只不过做的时候不一定知道这个概念。
本文来源: https://www.lw33.cn/article/48768c13a26f20f8feee6f44.html